全新宝马iX3大改款曝光!
2024年11月,外媒突然甩出一组全新宝马iX3的实拍图,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改款,而是宝马基于“Neue Klasse纯电平台”的重磅车型,告别了现款“油改电”的骂名。
前脸标志性的大鼻孔格栅直接缩水成封闭式小格栅,搭配细长的LED大灯,科幻感拉满!但网友吵翻了:“这还是我认识的宝马吗?”
现款iX3因为“油改电”设计被疯狂吐槽,车尾电池包凸起、充电慢、续航虚标,车价倒是从40万一路跌到25万。
而新一代iX3直接掀桌子:800公里续航、充电10分钟跑300公里、顶配630匹马力,参数叫板特斯拉Model Y。但问题来了:参数这么猛,宝马能靠它翻身吗?
宝马的“武器”Neue Klasse平台,凭啥敢叫板特斯拉?
宝马这次是真急了!2023年其在国内电动车的市占率很低,被特斯拉和比亚迪按在地上摩擦。说到底,现款iX3的失败,根本原因是“油改电”平台的硬伤。而Neue Klasse(德语“新级别”)平台的诞生,直接瞄准了三大痛点。
先说硬核数据:
• 充电碾压特斯拉:800V高压架构,充电10分钟补能300公里,比特斯拉V3超充快;
• 续航干到800公里:新一代圆柱电芯能量密度提升,顶配WLTP续航800公里;
• 性能对标超跑:M60版本630匹马力,零百加速3.9秒。
现款iX3的油改电平台导致电池包凸起、空间利用率低,而Neue Klasse从零开始设计,电池平整度和车身刚性提升。换言之,宝马终于舍得扔掉燃油车“旧瓶装新酒”的套路,用纯电架构解决结构性问题。
目前国内800V超充站主要被华为、小鹏把控,宝马自家的充电网络覆盖率不到一层。说白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超充支持,再快的充电速度也是纸上谈兵。加之冬天续航打7折的实际表现(约560公里),用户焦虑未必能消失。
年轻人叫好,老车主骂街?**
新iX3的外观争议,核心矛盾就一点:宝马该不该抛弃传统设计?
先从设计细节看:
• 前脸大改是为了降低风阻,封闭式小格栅+细长大灯,风阻系数比现款低;
• 保留经典元素:霍夫迈斯特弯角和运动化扩散器还在;
• 内饰取消iDrive旋钮,改用AR-HUD投影,挡风玻璃秒变巨幕。
一定程度上看,宝马在两头讨好。年轻人觉得设计“科幻感拉满”,隐藏门把手、OLED尾灯全是拍照利器;但老宝马车主痛批“没了大格栅还叫宝马?”部分用户甚至直言:“机械按键才是豪华车的灵魂,触控屏像玩具!”
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电动化时,普遍面临“革新设计”与“保留品牌调性”的拉扯。相对来看,奔驰EQ系列因过于激进的设计劝退用户,而奥迪则选择保守路线,结果被吐槽“毫无新意”。
宝马既保留弯角等经典元素,又用科技感吸引新用户。但说到底,这种妥协是否能成功,还得看市场。
买现款还是等新款?
参数和设计吵翻天,但普通人关心三件事:多少钱?虚不虚标?现在买还是等等?
先看车价预测:
• 现款iX3终端价25万,而新平台成本高,预计起售价45万(顶配70万+);
• 考虑到国产化降本潜力,宝马可能学特斯拉“先高价割韭菜,再偷偷降价”。
用户的实际焦虑更直接:
1. 续航焦虑:实验室数据800公里,冬天开暖气打7折(约560公里),虽比现款多跑100公里,但对比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标称660公里,实际冬天约500公里),优势并不明显。
2. 充电焦虑:800V快充依赖超充站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国800V超充桩仅1.2万个,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3. 新旧款抉择:实用党认为“25万买宝马标血赚”,但科技粉坚持“电车买新不买旧”。
而如刚才所说,宝马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完善充电网络。如果用户买了支持800V快充的车,却找不到配套充电桩,体验甚至可能不如现款。
宝马的电动化豪赌,胜算有多大?
新iX3是宝马的生死局,成败关键就两点:车价合理性和智能化补课速度。
从市场定位看,其优势是品牌溢价和驾驶质感。宝马的底盘调校依然碾压多数电车,尤其是M60版本的操控性,直接对标保时捷Macan EV。但考虑到特斯拉和蔚来的智能化优势(例如自动驾驶算法、车机流畅度),宝马的短板也很明显:
Self-develop)——北美市场Autopilot已支持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而宝马的L3级系统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其在国内投建的第三座电池工厂落地沈阳,预计2025年国产电芯成本下降。换言之,若能将iX3国产后的起售价压到35万左右,配合800V快充和长续航,确实可能抢走部分Model Y用户。但若定价死守45万+,大概率会被蔚来ES6(33.8万起)和理想L6(25万起)围剿。
到底值不值得等?
结论很现实:
• 追求面子+技术:等2025年底新款,800公里续航和超快充确实香;
• 图实惠+现车:现款iX3降价到25万,性价比吊打同级油车;
• 忠告:别被参数绑架!去试驾对比特斯拉、蔚来,毕竟车是拿来开的,参数只是敲门砖。
抛个灵魂拷问:
当BBA(奔驰、宝马、奥迪)全力押注电动化,而国产电车在智能化上一骑绝尘,你觉得谁会是未来的赢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