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公里续航特斯拉杀入战场,零跑逆袭新势力第一! 8月车市上演冰火两重天
8月第一周(8月4日-10日),新能源市场迎来戏剧性洗牌:零跑汽车以0.93万辆的周销量首次登顶新势力榜首,终结了问界的连冠纪录;而特斯拉却逆势大涨21.8%,Model Y单周狂卖0.92万辆,同时祭出续航830公里的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仅26.95万起。 另一边,问界因工厂高温假销量暴跌27%,小米深陷产能泥潭,理想靠降价换订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数据背后藏着哪些真相?
零跑登顶:爆款矩阵的胜利
零跑汽车的夺冠并非偶然。 0.93万辆的周销量中,7月刚上市的B01单周贡献超2000辆,成为最大增量;而主力车型C10稳定输出近3000辆,形成“双车爆款”矩阵。 更关键的是,零跑将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等30万级配置下放到12万-15万车型,例如B01激光雷达版比同续航特斯拉Model 3便宜近50%,直接击中消费者“高配低价”的痛点。 这种“技术普惠”策略,让零跑连续两周压制问界,坐稳新势力头把交椅。
特斯拉的“双杀局”:Model Y稳坐钓鱼台,Model 3亮出王炸
当新势力为几千辆销量缠斗时,特斯拉早已跳出战局。 Model Y以0.92万辆的周销量稳居纯电SUV榜首,而Model 3更上演翻倍暴涨,单周卖出0.41万辆。 8月12日,特斯拉再推王炸: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以830公里CLTC续航刷新行业纪录,定价26.95万元。 这款车搭载78.4kWh三元锂电池,5.2秒破百,叠加5年0息政策和8000元补贴,实际入手价跌破25万。 它瞄准的正是小米SU7、极氪007的腹地——用续航焦虑换市场份额,特斯拉这招够狠。
问界跌落神坛:工厂停产引发连锁反应
鸿蒙智行上周销量仅0.81万辆,主力品牌问界更是环比暴跌27%,只交出0.7万辆的成绩。 核心原因是工厂高温假停产:8月初生产线因高温整改停工,直接导致终端交付延迟。 尽管官方强调“8月总交付量不受影响”,但消费者提车周期已延长至4-6周。 更棘手的是,问界M8纯电版和新款M7即将上市,产能调配压力剧增。 若供应链问题未解,问界恐难重返榜首。
新势力众生相:小米卡在产能,理想押注降价,蔚来被自己人反超
小米汽车陷入“订单等车”困局。 SU7周交付量停滞在0.68万辆,新车型YU7首周仅交付2311辆,不足订单量的十分之一。 用户投诉激增:“等车三个月,客服只会说产能爬坡”。
理想汽车靠降价换订单。 8月5日,理想宣布i8全系取消Pro/Max/Ultra版本,统一满配价33.98万元。 政策刺激下新增订单超9000台,但周销量仍仅0.53万辆,排名新势力第六。
蔚来公司上演“子品牌逆袭”。 乐道L90单周交付0.32万辆,超过蔚来主品牌(0.29万辆)。 乐道+蔚来合计0.61万辆的销量,勉强压过理想,却暴露蔚来主品牌增长乏力。
比亚迪守擂成功,但暗藏隐忧
比亚迪以5.48万辆的绝对优势稳居总榜第一,但旗下车型分化明显:秦PLUS(0.76万辆)、海豹06(超5000辆)表现亮眼,元系列和海豚却遭新势力分流,周销量不足3000辆。 更值得警惕的是,竞品正蚕食细分市场——小鹏G7以2954辆超越元PLUS,海狮06 EV首周冲进纯电前十。 比亚迪的“多线作战”策略,正面临严峻考验。
传统车企的挣扎:埃安暴跌30%,五菱靠微型车续命
埃安成为上周最大失意者,销量暴跌30%至榜单第十名。 旗下AION S和AION Y周销量均不足2000辆,网约车市场饱和导致需求断崖。 而五菱凭宏光MINIEV(周销超5000辆)和海鸥(5624辆)守住基本盘,微型车占比高达80%。 当低端市场渐成红海,缺乏高端技术的品牌或将加速出局。
新车狙击战:智界8小时订单2万,乐道三天卖2000辆
新势力弹药库仍在扩容。 鸿蒙智行旗下智界S7/R7开启预定8小时,订单突破2万台;乐道L90上市三天交付1976辆,瞄准长续航家轿市场;零跑B01首个完整周卖出2091辆,验证爆款潜力。 这些新车集中于15万-25万价格带,直指家庭用户——谁先解决产能,谁就能抢到下一波红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