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和修车的老李在院子里抽顿烟,他眯着眼说起新出的那几个电车,语气里全是新鲜劲儿:“哎,现在有几个车子,底下整得那叫一个花哨,全铝的、双叉臂五连杆全都给你按上,搞得我修惯了油车都手生。”我信口问他,那合资那些20多万的SUV,是不是还是老一套麦弗逊?老李哈哈一乐:“你再翻翻底下,大多还都是老方子,最多变道的时候软和点。”
合资油车底盘这些年其实真没怎么大动静,我小时候邻居大哥家的帕萨特和今天表哥买的凯美瑞,前后结构总归万变不离“麦佛”,哪怕外面镀个金,底子还是那一套。偶尔听说哪个新款偷偷加了点料,结果下地库不是前杠磕了就是后排吱吱叫,客户吐槽多了换回麦弗逊也常有。车友群里流传个段子,说什么调校好,哪怕是扭力梁,也能跑过那些电子玩具——我看大半是嘴炮,但也不是瞎扯,像保时捷911用的其实也不过麦弗逊,照样弯里头嘶嘶叫。
有时候想想,油车厂子这么多年悬架没大改,怕不是只图省钱?凉风天在洗车店喝茶,有几个司机朋友聊起,都拆过自家车底板:“油车天生空间紧,你让啥结构都往里堆,还要顾虑变速箱发动机,最后悬架能让出点位置就不错了。”老高叔说,前轮舱里横着塞个发动机,泵啊线束全吊死在那儿,能腾一条道给麦弗逊插根柱子已经是运气。你想要双叉臂,要不好好把线束重走一遍,从没见哪家老平台愿意干。
而且,那些自己调教出名的厂家像丰田,后悬挂其实也就是那几种扭力梁。但丰田那帮人精,能把板悬也调个软硬适中,路上晃三下就让人适个劲儿,不知是玄学还是门道。销售小胡讲过,新款卡罗拉刚出来时,有人跑去找茬,说怎么还不上多连杆。可多数用家根本没分出区别来,还是真老味道吃得开。
不过你说真是厂家小气吗?未必。之前修理厂来过一位二手沃尔沃XC90的车主,说他那台头几代的是个麦弗逊,说起原因也简单,发动机横着塞里头,根本没地放复杂悬架。后来到二代都用2.0T了,空间宽裕才搞回多连杆。群里有人开玩笑道,油车底盘不是升级不上,而是机舱卡位根本不让你动弹。
再说了,这两年电车来得太快,有些电厂甚至没发动机,纯电平台压根没这些包袱,前悬能铺能堆,全看工程师怎么撒欢。师傅李头前修过一台理想L7,说前舱比家里冰箱还空,能下手装个小工具箱都行。蔚来ES8、小鹏G9之类,主电池压底盘,大件全隐底下。根本不会有油车那种“狭路相逢”感觉,想布啥结构轩架都能一把伸开。
别的不说,电池那么重,一铺底下,重心能不低嘛,按群友说的“倒开都不侧倾”。开过去弯子,车身趴得死死的,侧志就小,大部分电车根本不怕急甩。所以厂家敢花钱整花哨的底盘结构。听说有的电动车厂家图新鲜,往前悬上加电控干预,“动态迟滞吸收”什么的——我没真开过,据说车主群都夸好,但真撞上一坑也有抱怨控制单元宕机,冷门配置反倒多一事。
不过电车并非啥都强,有个小圈子里共享事故记录,说某品牌电动SUV悬挂臂竟然比后市场改装版还单薄,材料全是钢板冲压,讲究个便宜防腐。师傅王强分析,厂家表面上用上双叉臂结构,里头能省则省,和进口老沃尔沃那套全铝货压根不一回事,所以电车底盘虽说看着美,其实水份也多。另有个常被误传的是,油车用麦弗逊就容易坏,其实耐用程度跟零配件和防尘套保养更相关。
养护方面也略有趣。老款轩逸的麦弗逊,坊间说经常渗油,但修起来顶多换个支柱油封;而某品牌新电动车前悬,一旦损坏就是总成更换,动辄五六千,4S店工时还催你加急。师傅老高乐呵:“老家那个路,悬架用多了软管才磨破。”结论就是,便宜货保养快,花哨产品真要想拼经济账还得另说。
说到底,油车厂真没那么不舍得给配多连杆,真是底层那团浆糊结构惹的祸。不是动动想法就能加个豪华底盘,牵一发动全身,油车想干大动作那得新平台才行。所以现在看那些合资老油车还用麦弗逊,多半不是省那点料,而是动不得大筋骨。别的没啥,再说深一点,等地上的雪化了,再听听修车铺师傅掰扯哪款车底盘油污难洗,也算冬天琐事一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