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的事情,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去年新闻说,风神AX7终止生产了。这个牌子,曾经挺受欢迎的,在SUV市场也算是比较有价格、空间优势的车型。可突然就没了,真让我有点懵。
我自己也是风神AX7的老用户,用了五六年,陪我跑了不止15万公里。刚开始还买了个顶配,后来慢慢觉得,车子就像老朋友一样,陪我上下班带孩子,偶尔还去郊游。
这车的价格,是我在当年那个价位里觉得性价比最高的了。动力上算得上中等偏上吧,提速很线性,城区开慢点不费劲。空间是真的大,后排头部腿部都宽绰,我朋友坐里面都说这车空间真出来了。油耗嘛,体感差不多是每百公里7左右,城市和高速平均,两者差不多。我还记得,有次我算了个账,每升7块,油箱大概50升,一次加油差不多350块,不算太贵。
很多人问我:这车质量咋样?我给个真实想法,没特意刷过油漆,也没大修过。记得有朋友说,修一次空调就得几千块。我那会儿还觉得,修车这种事就是这样,车越长越老,问题就多。
我也在想。你们有没有觉得,现在汽车的产业链变得像洗衣机的线圈一样复杂?汽车研发,从芯片到车身钢材,供应链变得像拼积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车就稀巴烂。去年我翻了下笔记,汽车原材料涨价15%以上,尤其是钢材和电子配件。像风神AX7,国产车中算挺成熟的,销售渠道也打擦边球,但为什么突然停产?
我猜啊,问题可能出在那几个方面。第一,供需失衡,特别是目前芯片的短缺,把很多车型都卡死在生产线上。第二,市场策略调整。去年东风汽车公布了新一轮的战略转型,可能觉得风神品牌的利润空间不大,想集中火力推更高端或者新能源的车型。
尤其是,现在新能源车风头正劲,燃油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风神AX7作为传统燃油SUV,要说市场空间还能支撑多久?我朋友是个修车师傅,他告诉我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越算越高,维修配件难找,洗个空滤都能找个坑。这也是实际问题。
说到这,我倒想起一件事。就像我第一次开这车时,开起来稳当,变速箱换了次油,但没有其他大毛病。后来换了两轮轮胎,平均用10个月左右一轮。修理工跟我说,轮胎的胎压不够,刹车不磨合,油耗就上去了。这也是油耗和维护成本的真实表现。
你们有没有想过,车企的战略布局,就像一盘多米诺骨牌。如果那一环出了问题,就可能直接导致全盘崩溃。风神AX7停产一方面,我觉得可能跟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有关。对比同价位的哈弗H6,虽然销量比但综合表现其实还可以,至少还能坚持一年多。
第一,渠道。去年我试过去几个经销商,发现风神的展厅比以前少了很多,新车库存也降低。第二,研发。其实我觉得风神AX7的设计还不错,强项在空间和售价,但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已经落后太多。就像买手机一样,配置落后了,用户就不愿意买单。
也不能完全怪东风,有时候市场环境变化太快。特别是近两年,电子芯片供应链危机,汽车厂商像在边缘求生。就像以前我用的那台老车,偶尔会遇到电瓶不行了的情况,但基本还能跑,就算跑远了,也得跳闸修理。
坦白说,我觉得东风可能在这个阶段还没想明白一件事:未来汽车要靠智能和新能源。风神AX7那种纯燃油SUV,要是真想再拼把市场,就得大改,搞智能化,推混动车或纯电动车,否则把传统燃油线卖死。
对了,我还蛮疑惑的。你们觉得,风神AX7突然停产跟这个无关?还是说,市场竞争太激烈了,留给它调整的时间其实不多。
其实我自己也在猜测,可能带着点没细想过的想法,觉得企业其实就是在观察市场反应,未必每个决策都能一击即中。就像我朋友说的,汽车就像一台滚动的机器,每个零件都要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让我好奇的是,国内这些传统车企,真正要扛过去的时间还长吗?还要不要继续苦苦烧钱、堆技术?或者,换个角度,风神AX7的退出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传统燃油SUV,未来易水寒?
不管怎么说,风神AX7这款车曾经带给我不少回忆,也让我思考:企业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比车的性能还要复杂得多。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感受?买车,买的到底还是未来的想像。
我在想,下一辆车会是什么样子?是继续燃油车,还是早早转入新能源阵营?或者,干脆就像我朋友说的,别太依赖某个品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自己想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