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说,啥叫“便宜没好货,热门高风险”,你们还真没见过免费高速有多热闹吧?
老成绵高速自打免费,直接成了春运现场,连平时都能堵出三里路的阵势。一会儿一辆小轿车慢悠悠悠地打着双闪占着快车道,后头大货车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有的还念叨着:“我要是收费就好了,哪有那么多人跟我抢路!”别不信,有网友直接提议:恢复收费吧!还不如掏点钱,能快点儿。不但有这种复古提议的,还有出谋划策的:让成万高速和汉蓉高速降点价,把部分车流吸引过去,老成绵这点通行压力,也许就能缓解不少。
这说白了就是“羊多了吃不成草,人多了路都挤爆”。你以为光咱们“嘴炮”有用?交通局那边可不是吃素的。你要是真当人家啥都不管,可能哪天醒来发现导航一查,这条路又得交钱,那才叫尴尬。
有人问:万一免费政策就这么一直铁打铁地干下去呢?路还是挤,怎么办?大家猜猜,他们会不会再搞个新花样限制一下?还有啊,那几个降价的建议,交通局认可吗?啰嗦一句,事关大家出行,这些问题交通局竟然真都回应了。
平心而论,这回新规玩得挺花。想象一下,以后老成绵高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问你怕不怕。管理上一级一级焕新,一套组合拳全都整上。第一个大招就是车型限制。外行听着头疼,点名道姓,重型货车、大客车、运输危险品的都得靠边骑——不让他们长时间挤快车道。记住:快车道是小车的专属VIP,其它人见了都要礼让三分。不够条件的车型,别想着趁夜摸上高速。连应急车道都被写得明明白白,专门给抢险、救护、警车、军车留着,想占一会儿门都没有。上班大爷说了,这些条条框框不是开玩笑,抓到就罚,分分钟让你肉疼。
紧跟着又来一套新动作。以后想开车上路?看看你的车牌号,单双号限行这事四川也玩起来了。时间已经定下,2026年元旦之后全面搞起来,那是板上钉钉。燃油车分单双号轮流上场,电车倒是自由自在,尾数带字母的车主,就只能看天吃饭轮着上路。大货车们还得按重量和速度分批走。而且节假日这些规定还会动态调整,哪里车多了立刻分流,别想着钻空子。
有人打趣:开车都要看日历了,今天你单双?那不就是开车版摇号吗?茶馆里聊这个,老李还一顿自嘲:我买台电车就行,不受这罪。但是他媳妇马上怼回去:“你以为充电不排队啊?”一来二去,围观群众笑得直掉眼泪。
别以为主意出得多,执行就难。交通局喊来科技助阵。最近老成绵高速要大手笔升级,启动全套新的人脸识别、车牌抓拍人工智能,监控密集程度堪比机场安检。这可不是吓唬你,入口那里有新终端,专业统计车流量。假如车太多,警报一响,大门直接关闭,想进都进不去。站内某段话:等有车出去才让你进,这逻辑跟超市限人数有啥区别?用机器判断,堵车一半是人作的一半是“智能作”的。如果你爱迟到,记得早点出门,不然一等就是半小时,没人给你开小灶。
还有些老司机们,路边看到新摄像头:咋又多了一排?问身边朋友,对方嘿嘿一笑,“压根不是防偷油,是盯着咱们违规的”。道路这气氛,颇有点“多一摄像头,少一懒人司机”。
有人说,这些规矩真心严格,目的并不复杂——一来要缓解拥堵,二是给大家安全兜底。别忘了,事故里头,大货车、小车争道就容易出大事。他们严格管理,也不是瞎折腾,毕竟每年高速伤亡新闻一茬接一茬,没人真想当新闻主角。
再说钱这事。成万高速、汉蓉高速都还要收费,是不是让你怀念以前一条道收费走到头。成万高速,七座以下小车三毛五一公里,25座以下的客车六毛三,轻货车九毛一,中型货车一块四六,重型货车两块一三八一公里。汉蓉高速,那收费是花样翻新,比成万高速还高。小车七毛五一公里,轻型客货车接近一块钱,25座以下一块八,重货车直接杀到两块九五。再来个“掰指头算”,汉蓉高速贵在哪?结构稳得很,多是高架桥,双向四车道,建造难度大。80%路段高架,成本就是钱生钱。
有车主一句总结,高价买了效率,也有人吐槽:上路就像花钱买清静。大家觉得这个逻辑站得住吗?交了这钱就真的不堵车?还是说到处都堵,贵高速成了“VIP堵队”?
不少人琢磨,交通局要是降低成万高速收费甚至也搞免费,有没有一点“撒胡椒面”的味道?分流一部分车去成万、再分点给汉蓉,老成绵压力确实有跷跷板的效果。汉蓉高速慢慢降价,车多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大伙心理能平衡吗?堵车谁都犯愁,油耗高、时间耽误、心情糟糕,一趟亲戚都见不成。这就跟小区出入口一样,一条独木桥全小区挤,分俩铁门是不是好一点?
梳理了这么多,有人又说了,政策再细,最后决定权其实在每个司机手上。是花钱挑宽敞,还是省钱忍一点,抑或干脆挥一挥衣袖走老成绵最堵路线?大家心里各有小算盘。
说到底,堵车很烦,花钱也可能心塞。到底愿意怎么选,那还是各有道理。免费高速热闹是热闹,但安全、效率、稳定,哪个更重要,谁说得准呢?要不,在评论区把你的选择和故事晒一晒?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新规,多少人为钱还是熬在老路上。
老成绵是条路,也是关乎无数人生活的一道难题。头疼归头疼,谁给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如果你真有点子,别光在茶馆里侃大山,让交通局也听听众人的声音,说不定下一个新规就有了你的影子呢。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