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

说通用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复兴”,不如说他们是病急乱投医。你说,都2024年了,连马路上卖葱的大爷都知道,中国车市的风早就变了。眼看着自家的地盘越来越小、被自主品牌一茬接一茬地蚕食,通用能不着急吗?他们急也没错,你要是不急才诡异,所以跟上汽光速谈续约,甚至想着深度合作,表面是来拯救销量,实际上,更像是给自己找个保命稻草。问题是,这口气吊得住吗?

我们得好好琢磨,外资品牌当年怎么横着走的?还不是因为当时老百姓对“洋气”的崇拜。那时候,车这玩意就是地位,是身份。不少人盯着别克、雪佛兰标,那感觉像手里攥着LV。但现在谁还吃这套?新一代消费者,尤其90后00后,买车看的不再是logo,而是好不好开、智能不智能、贴不贴心、长得是不是潮。你是美国来的还是火星来的,没人在乎,反倒是,这车能不能一脚电门推背感、语音助手会不会说段子,才更重要。

这市场认知,是怎么变化的?还不就这几年自主品牌爆发起来以后,玩法变了。有几个事情,大家都应该问问:为啥自主品牌能杀出来?外资车企究竟输了在哪?老外回来就真能翻盘吗?没这些底气,通用复兴就只能当段子讲。

撂下狠话之前,咱不妨看下数据。2022年,通用中国销量跌到了300万辆,比巅峰时少了整整80万。以前是高高在上的霸主,最高时一年要卖快400万台,这个落差你自己体会。而且,这还是在没啥外部危机的前提下,真遇上国际供应链一断,通用的处境可想而知。

说实话,中国“自主品牌”能做到今天这地步,没啥神秘高科技,靠的就是“下定决心做自己”,一边研究国外好东西,一边把老百姓的需求啃得死死的。看看比亚迪,从造电池起家到今天全球卖爆,其实就是做对了一件事——死磕新能源,不走寻常路,对标的压根不是通用、丰田,而是“下一个时代的赢家”。你再琢磨蔚来、小鹏、理想这批造车新势力,上来直接就玩智能化、网联化,玩的是软件、生态系统。这种转型的速度,别说国外品牌,连传统国产品牌都很难追上。

如今谁要是还以为靠合资模式刷存在,就能随便捞钱,那是真的没搞明白中国市场。南极企鹅都知道,电动化、智能化已是大势。前些年“油车才是正宗”的思维早过期了。问题来了,通用能不能跟得上这波浪潮?别光想着跟上汽谈几个高大上的项目,或是找点“新能源噱头”,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国内消费者精着呢,你东西要是真好用,咱们认;要还是打老路子,套壳割韭菜,你自己看吧,连年轻人都不太理你。

其实,合资这条路,刚开始确实挺先进。外资出的技术、国产学经验,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得到了快速成长。可现在玩到今天,谁也不是傻子。核心技术、品牌、供应链、服务网络,外资品牌一旦落后,就分分钟被甩开。本土自主品牌这帮人,真正学明白了“干掉中间商”,用最低价、最好用的科技抢市场,你通用“复兴”了能咋地?消费者凭啥买单?

当然,拿通用“复兴”说事,我认为也别过于绝对。老外毕竟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品牌管理水平、全球供应都有优势。而且你也不能说,他们一点希望没有。真要是放下身段,愿意在中国扎根,肯下本钱研发、创新、做本地化服务,还是有机会立足。关键得想明白,你来中国玩,到底是想“挣快钱”,还是愿意当“扎扎实实的建设者”?你如果还跟过去似的,想着把国外淘汰的技术拉来中国卖、还把中国市场当备胎,甭说复兴,活着都难。

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有驾

再看中国自主品牌,说实在的,今天风生水起,不能只满意眼前的胜利。打铁还得自身硬,“全球化”是什么?不仅要在国内老百姓心里稳稳当当,还要去外国人地盘抢市场。你看华为、小米、阿里,哪个不是在欧美市场寸土必争?中国车企也是一样,你如果不加快走出去,不提升品牌号召力,不掌握核心零部件和顶级技术,迟早有一天,别人还是能在你头上拉屎撒尿。再说,国内再大,迟早饱和,指着一个盘子吃一辈子饭,这行吗?

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有驾

市场竞争还没到“见底”,你能走多远,就看技术壁垒有多高、品牌含金量有多重。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自主品牌的路还长着呢。现在看着比亚迪、吉利、长安、蔚来风光,其实背后压力山大。要防着别人卡脖子,要学会自我进化,更要把企业文化、品牌认同感做好。换句话说,把“中国制造”做成全球范儿,那才是真的牛。

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有驾
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有驾

话又说回来,全球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一锤子买卖。你今天创新,明天就有人模仿。谁都有失误的时候,这条赛道拼的是谁能坚持到底、持续进化。自主品牌以后出海,能不能闯关?通用等外资车企会不会来个绝地反击?都说不好。

有句话挺经典:真正的对手,是时代。你闭起眼光守着过去那一亩三分地迟早得凉茶。就算是通用这样的巨头,只要还讲究“流程”“规矩”“老规矩”,那落伍是早晚的事。要翻身,得真把自己当一号人物,以为只要有技术就能横着走,只会更快被市场摒弃。

我倒觉得,别忙着谁赢谁输,关键是中国这块市场,已经给了所有品牌同样的舞台。谁愿意对中国消费者用心,谁愿意扎根中国搞创新,谁能把握“新科技、新需求、新格局”,谁就有份额。说到底,消费者不认名头,只认你值不值、牛不牛。你真够牛,谁都买单。你要不牛,哪管你是什么级别的跨国企业,也得出门右转,永远告别这个舞台。

通用中国市场求复兴,自主品牌崛起,新趋势带来新挑战-有驾

最后,市场会怎么选,谁也预测不了。外资也好,自主也罢,就看谁能顺应时代,谁真心对中国消费者有交代。毕竟,时代真的不同了,咱们不能再活在十年前的老黄历当中。你要还用老套路混日子,那真的是——抱着过去睡大觉,醒来就啥也没了。谁都一样。

这才是每一家车企,每一个还想在中国混饭吃的外国品牌,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