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榜单揭晓,中国品牌冲前三,比亚迪紧逼福特

“全球汽车江湖,7月榜单出炉,热闹得很!这回中国品牌终于杀进了前三强的门口,真是让人有点小激动!”

第一眼看到这份排行榜,可能有不少老车迷直接冒出一个问号:怎么又是丰田拿了第一?人家72万多辆,依旧没有对手靠近——就像顶流网红圈永远混不腻。

要说第二名,德国大众的位置倒还稳,37万多辆,还是老牌选手的一副气定神闲。可第三呢?不少人本来以为会轮到哪个德系小老弟,结果美国福特悄悄杀了出来,30万多的成绩把对手甩在身后,真是有点“背水一战”的意思。

别急,刺激还在后头。紧追其后的,不是野马,不是保时捷,是——比亚迪!27万多的销量,距离第三的福特就差一小步。网友调侃:差这几万辆,说不定下个月就能追平。

更难得的是,中国制造的光芒不光停在比亚迪,奇瑞、吉利银河两兄弟也占了前二十的位置。回头看看历史,这还是头一次中国有仨品牌挤进了全球TOP20的俱乐部,说有点里程碑意义真不为过。

不过要仔细琢磨,这个榜单里日本品牌其实还是排山倒海:丰田、本田、铃木、日产,全都在前十,跟开挂了一样。丰田一个人横扫七十多万辆,本田、铃木也不赖,合起来虽比不上顶流,但在东南亚赶上打车巅峰时段,各种满座。

对比之下,欧美阵营昔日的霸气似乎有点褪色。能拿出手的就那么几家,特斯拉算个新锐,不过也就十万多辆,跟比亚迪那海量数据一比,只能认怂。老美的Jeep能露脸,其他的都慢了一步。

特斯拉怎么了?原以为预算翻番又砸进新工厂,会像二次元动画主角后发制人,结果销量没起色。Model 3还在等改款,人们都在猜他是不是又把钱分给火星项目了。

全球汽车榜单揭晓,中国品牌冲前三,比亚迪紧逼福特-有驾

国内品牌这拨人,亮眼的当然是比亚迪了。你要问人家为啥火?答案很直白:新能源盘子撑起了九成的销量。海外市场那边,欧洲简直给比亚迪递了张“请帖”,咱都还没完全开足马力,人家那边的增速噌噌往上冲。

奇瑞、吉利银河也不是只会喊口号。奇瑞这些年深耕俄罗斯和中东市场,硬是把车卖到了冰天雪地和烈日昆仑。吉利银河的高调登场,更像是突然杀出来的黑马,上市没多久就带动销量噌噌窜,对观望已久的朋友来说,这活脱脱是汽车界的小米。

全球汽车榜单揭晓,中国品牌冲前三,比亚迪紧逼福特-有驾

不少老车企还在打“老本”。日本品牌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市场大部分还在本土和东南亚打圈。丰田虽然依然坐稳了头把交椅,但增速已经没那么疯狂了,类似“一口气快用完”的角色。

本田、铃木这些曾经说要突破天花板的,现在加起来,还不及比亚迪一个零头。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似乎也缺了点野心。

说起德系,奔驰、宝马这些高端选手,以前论档次,国内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可现在合起来还没比亚迪一家多,真是有点让人错愕。数据不会说谎,老大哥们要不赶紧上新,眼看也要掉队。

这算不算世界的潮水正在东移?至少这一轮,中国汽车的上升曲线实实在在地写在榜单上。

有人要问了,中国品牌现在往哪冲?眼睛一瞄,是东南亚和欧洲。比亚迪开欧洲新厂,奇瑞跑去俄罗斯开分号。只不过日本厂商的市场拓展有点“守旧”,没怎么扑新战场。现阶段还守着老套路,未来能不能再猛?真不敢保证。

不过这里面也有难啃的硬骨头——北美市场。

福特销量大头还是在美国本土,固若金汤。比亚迪要想真正走进前三,学着在北美扎根开花才行。别小看这跨区挑战,光靠嘴上喊口号还不够,真得出摊摆摊开店才有戏。现实是,比亚迪跨过大洋去美国卖车,难度别提有多高。但现在与福特差2万多辆,倘若比亚迪新车真在海外市场火起来,下个月排行榜上名次说变就变。

那大众吃瓜群众怎么说?有人等2026年大众上新车型,期待德系豪车“又双叒叕”王者归来。但现在,德国同门兄弟还在跟特斯拉抢蛋糕,步伐也没那么快。

说点行外人不太关心但对车企有生死攸关影响的话——原材料波动、电池芯片供不应求,这种“内忧外患”谁都躲不了。中国这头还有政策补贴托底,而欧洲的环保铁律让车厂加码新能源,大伙拼的是谁家新能源技术真够硬核。

放大镜下,整个榜单像极了世界汽车界的一场团体赛。日本稳坐头把交椅,中国品牌猛追猛打,德国憋着大招,美国靠经验养老,韩国勉强挤进去露了个脸。成王败寇,都得下一盘大棋。

比亚迪会不会真的追上福特搬进前三?悬念其实正在发酵。不只是成绩差距,更是市场跨越。美国市场的“车规”层层设限,不是每个新贵轻松能拿到入场券。但从去年到今年,中国车企全球攻城略地,已经让不少对手感到压力山大。如果比亚迪能扛住,美国和欧洲双丰收,这排行榜变天也不是没可能。

各家传统巨头也没吃素,都攒着劲谋新路。你看奔驰宝马动作不断,新能源、新技术、新联盟,嘴上说“老江湖”,心里憋着“年轻要走得更快”。日本、德国谁都不肯服输,就看哪儿先打出爆点。

特斯拉那头,Model Y销量下滑明显,新车型迟迟没上,马斯克倒是乐呵呵地投火箭。特斯拉“下坡”,恰好也证明了新能源赛道燥得快、凉也快,比亚迪等国产品牌能不能抓住窗口期,还有待观察。

榜单背后,明争暗战不断。中国品牌乘着政策东风,高歌猛进,但技术壁垒和市场开拓都不是一朝一夕。欧洲人一边紧盯环保标准,一边加速布局新能源产线,大厂小厂都不敢松懈半秒。

不少人说,中国制造吃到了新能源大浪的红利,但当补贴退潮、贸易壁垒加高,看谁家的硬实力才是真金白银。更别说原材料涨价、芯片难求,各国都是“内忧外患”齐到位,真是比当年多了几重难度。

全球汽车榜单揭晓,中国品牌冲前三,比亚迪紧逼福特-有驾

日本车企作为守门员角色,依旧吃惯老本,增长乏力。东南亚市场早被瓜分得七零八落,要是没点新花样,估计迟早会被新锐抢走“饭碗”。

德国车企则一如既往强调技术和操控,但新能源步伐晚了半拍,宝马奔驰前有特斯拉、比亚迪猛追,后有各类新兴势力开路,真有点左支右绌的感觉。

福特、通用那帮美国老大,靠着国内市场死撑着,眼下看还能苟住,但对新能源切换的反应速度,真不敢恭维。要知道,市场惯性谁都有,转型窗口期却只有一次。

总归一句话:这个榜单透出的是风口浪尖上的对决。中国品牌踏着政策与科技的东风,正在上演逆袭好戏。坐稳前三不容易,每下一步都得小心算计。谁都不敢说下半年会出什么幺蛾子,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活生生的汽车世界。

你觉得中国车企还能不能继续“加速度”?比亚迪会不会成为全球前三的那匹黑马?评论区等你来聊聊——你怎么认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