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可真够热闹的,各位老铁有没有关注?
吉利星越L那销量,简直像开了外挂,把不少成名已久的SUV都给比了下去。
这车能火,肯定有它的长处,但今天咱不吹它,换个角度,聊聊另一位——奇瑞瑞虎8。
说起来,瑞虎8也算是车坛老将了,定位不低,价格也不算贵,甚至还玩起了“人多力量大”,整个家族齐上阵,可结果呢?
销售业绩愣是没比过人家星越L单枪匹马。
这事,就挺值得琢磨。
直接上数据,这不是信口胡诌,都是有凭有据的:今年前五个月,星越L卖了12万多台,稳如老狗。
反观瑞虎8一大家子,车型倒是挺丰富,从8到PRO,再到PLUS、L,可加一块儿才卖了7万多台,足足少了五万多!
这落差,有点儿扎眼。
这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明明抢先一步,奇瑞瑞虎8怎么就没能超越吉利星越L?
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局面?
我琢磨着,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细说。
首当其冲,还是得看“颜值”。
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车的卖相至关重要。
瑞虎8家族在外形设计上,似乎有些“用力过猛”,本想营造稳重感,没料到却略显保守,少了些许灵动之气。
尤其是那款瑞虎8L,总觉得少了点神采,多了点木讷。
这就像相亲,第一印象没对味,后面再怎么补救也白搭。
瑞虎8家族或许能赢得成熟用户的青睐,但对于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来说,吸引力便略逊一筹。
再看吉利星越L,它的设计就显得比较讨巧,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不失成熟的韵味。
舒展的车身线条,考究的内饰做工,再加上科技感十足的配置,男女老少都能从中找到心仪之处,堪称“老少咸宜”。
因此,倘若预算相近,大家自然会优先选择那些第一眼就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车型。
外形,确实是能否成交的关键要素!
更进一步说,奇瑞在产品策略上似乎也值得商榷。
“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路,初衷是好的,然而稍有不慎便会演变成内部消耗。
瑞虎8、PRO、PLUS、L,四款车型定价相差不多,配置也各有侧重,消费者面对如此繁多的选择,反而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不知从何入手。
这就好比走进一家菜馆,菜单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反倒不知道点什么才好。
此外,这四款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态势,相互蚕食市场,最终使得整体销量难以突破瓶颈。
说白了,奇瑞似乎还没有真正将瑞虎8这个品牌打造成一个响当当的IP。
车型种类繁多,但缺乏一款真正具有爆发力的“拳头产品”。
此外,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也同样举足轻重。
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中,奇瑞的品牌显得比较“务实”,在二三线城市或许更受欢迎。
这或许是多年来形成的品牌认知。
但对于追求潮流时尚的年轻一代而言,品牌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毕竟,购车也关乎“面子”,谁也不愿选一辆有损自身形象的车子。
更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奇瑞一直大力宣传自身的“终身质保”服务,但在一些汽车投诉平台上,有关奇瑞新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却并不少见。
既然承诺了终身质保,为何还有那么多的售后纠纷呢?
这着实令人费解。
这就好比一家餐馆,对外宣称“食材新鲜,服务周到”,可实际上却频频出现食材以次充好、服务态度恶劣的情况,时间久了,顾客自然会敬而远之。
我们不妨引用《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那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放到车企的经营上来说,产品质量和服务,才是本和末,舍本逐末,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咱们再说说“先发优势”。
瑞虎8确实比星越L更早进入市场,但“先发”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占据优势。
在汽车市场,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说了算。
如果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那么即便抢占了先机,最终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星越L之所以能够实现后来居上,凭借的正是其出色的产品力。
从外形设计、内饰工艺,到配置水平、动力性能,星越L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再加上吉利日益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和日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星越L自然能够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套用一句俗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瑞虎8如果一味守旧,那被星越L超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以,瑞虎8在与星越L的较量中落败,并非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对产品本身的打磨上。
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对手超越。
当然,瑞虎8家族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扭转局势。
只要奇瑞能够虚心听取消费者的真实反馈,持续改进产品,切实提升服务质量,相信未来仍然有希望在市场中重获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汽车市场的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在于起跑时的速度,而在于全程的稳定发挥。
奇瑞若想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瑞虎8还有翻盘的希望吗?
或者说,你们认为瑞虎8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才能迎头赶上?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