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旧时那些合资车,那可是金字招牌,掏钱买都觉着稳当。可如今呢?电车浪潮一波接一波,合资品牌像是慢了半拍,总有点儿滞后感。这不,长安马自达也盘算着换赛道了,在上海车展上祭出了MAZDA EZ-60,瞧那架势,是要梭哈新能源。
长安马自达这步棋,看着像是一气呵成。长安在电驱、智联上玩得转,马自达在设计、操控上积淀深厚,双剑合璧,听着像是要放大招。但关键是,合资车企的新能源征途,真能一路坦途吗?
先聊聊这EZ-60,发布会办得挺排场,又是全球首秀,又是掌门人亲自站台,明摆着是要在中国市场一展宏图。设计上确实有点意思,那个“魂动”美学,辨识度挺高,起码在如鲫的车型里能让人眼前一亮。智能座舱也塞了不少好东西,裸眼3D HUD、零重力座椅,听着就挺巴适。
可话说回来,现在电车市场,卷得那叫一个腥风血雨。新贵们恨不得把所有能想到的黑科技都一股脑儿塞进车里,恨不得今天亮相明天开卖。合资品牌呢,总感觉有点慢条斯理的,步子迈得不够大。
这背后,实则是合资模式带来的痼疾。一方面,外方品牌可能对中国市场的脉搏拿捏不够准,决策链条也比较冗长,容易与时乖违。另一方面,合资双方的利益算盘也可能各有各的打法,导致决策效率不高,难以快速应变。
就拿电驱转型来说,外方品牌可能还在掂量,毕竟燃油车市场依然是他们的财源大头,一下子彻底倒向电驱,心里难免有点犯嘀咕。而中方呢,可能更倾向于加速电驱化,抢占市场滩头。这种利益上的细微龃龉,直接掣肘了合资车企的转型速度。
长安马自达这次抛出EZ-60,很大程度上是想打破这种胶着,亮出自己拥抱新能源的决心。但单凭一款车,恐怕还不够。毕竟,消费者现在选车,看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有品牌调性、服务体验、甚至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认知。
长安马自达也洞悉了这一点,所以祭出了“双百翻番”战略计划,又是砸银子,又是搞出口,一副要开疆拓土的样子。但能不能真正开花结果,还得看后续的操盘功力。
实则,对于合资车企而言,转型新能源,不仅仅是换个动力总成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革新思维模式。要真正摸清中国消费者的门道,要放下身段,拥抱迭代,要敢于破局,而不是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
与常理相悖,合资车企并非毫无胜算。它们在牌子、技艺、渠道等方面,依然握有一定筹码。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筹码转化为胜势,如何在下一轮的市场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合资车企的窘境归咎于“水土不服”时,是否忽略了它们在体制机制上的羁绊?是否忽略了它们在文化融合上的挑战?
回到最初的疑问,长安马自达这次换挡,能踩准油门吗?现在盖棺定论,或许为时尚早。但至少,他们已经鸣枪起跑了。而这,或许才是重中之重。毕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止步不前,才是最大的险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