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车速10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很多车主都搞错了!

相信很多开车的司机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你看着自己车里的仪表盘,指针稳稳地指在120公里每小时的刻度上,心里觉得自己正严格遵守着最高限速,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司机。

可就在这时,旁边车道总有那么几台车,“嗖”的一下就轻松超过了你,而且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急,仿佛限速对他们来说不存在一样。

这时候你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人也太猛了,不怕被摄像头拍下来罚款扣分吗?

其实,先别急着评判别人,因为一个在汽车行业里人尽皆知、却很少有车主深入了解的“秘密”可能就发生在你自己的车上:你仪表盘显示的速度,很可能并不是你车辆的真实速度。

仪表盘车速10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很多车主都搞错了!-有驾

这个现象并不是什么车辆故障,也不是哪个汽车厂家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而是一个全球通行的、出于善意的设计标准。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汽车在出厂时,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都会被特意调得比实际车速要快一些。

这就好比一把尺子,它上面的刻度被稍微缩小了一点,所以用它量出来的长度总会比实际长度要长一些。

这个差值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严格法规来约束的。

在咱们国家,对于汽车速度表的规范有着明确且科学的国家标准,也就是《汽车用车速表》(GB 15082-2008)。

这个标准里最核心的一条规定就是:指示车速,也就是你仪表盘上看到的速度,绝对不能低于实际车速。

但它可以比实际车速高,并且这个高的范围也有一个上限。

标准里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0要小于或等于(指示车速减去实际车速),同时(指示车速减去实际车速)又要小于或等于(实际车速除以10再加上4公里/小时)。

这个公式可能看起来有点复杂,我们把它换成大白话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假设你现在开车的真实速度正好是100公里每小时。

根据公式,允许的最大误差就是(100除以10)+ 4,等于14公里每小时。

这就意味着,当你车子真正在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驰时,你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会在100到114公里每小时这个区间内的任何一个数值,这都属于是合格的。

但它绝对不会显示出99或者更低的数字。

仪表盘车速10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很多车主都搞错了!-有驾

所以,你的车速表只会让你高估自己的速度,绝不会让你低估。

那么,全世界的汽车工程师和法规制定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安全”。

这是一种带有预见性的安全冗余设计。

工程师们非常清楚,大部分驾驶员都有卡着限速行驶的习惯。

试想一下,如果仪表盘显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慢,那后果会怎样?

在一段限速100公里的路上,你以为自己开着98公里每小时,感觉还留有余地,但实际上你的车速可能已经达到了105公里每小时。

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超速就已经发生了。

这不仅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收到罚单,更重要的是,超速会显著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威胁到自己和路上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这个“善意的谎言”,本质上是车辆对驾驶员的一种主动保护,它时刻提醒你:“慢一点,你可能比你想象中开得要快。”

既然是统一标准,为什么不同车子之间的速度误差感觉还不一样大呢?

有的车感觉差得多,有的车就差得少。

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车速计算的变量在起作用,而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变量,就是我们车辆的轮胎。

汽车测量速度的方式,并不是直接用什么设备去测量车子跑了多远,而是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轮速传感器”来计算车轮的转速,再根据轮胎的周长,通过公式换算出当前的车速。

仪表盘车速10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很多车主都搞错了!-有驾

所以,轮胎周长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显示在仪表盘上的速度数值。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轮胎磨损。

新轮胎和开了一两万公里的旧轮胎,在直径上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差别。

轮胎磨损后,直径变小,周长也就跟着缩短了。

这时,为了跑完同样一公里的距离,磨损后的轮胎需要转动的圈数就更多。

轮速传感器检测到更高的转速,就会向仪表盘传递一个“车速变快了”的信号。

但实际上,因为轮胎周长变小了,车辆的真实速度反而比之前同样转速下要慢。

这就导致了车辆越老、轮胎磨损越严重,仪表盘显示的速度与真实速度之间的差距就可能越大。

此外,轮胎的胎压也会产生影响。

胎压过高,轮胎被撑得更鼓,接地部分的等效半径会略微增大,这会让显示速度更接近真实速度。

反之,胎压不足,轮胎瘪了下去,等效半径减小,这又会拉大显示速度和真实速度的差距。

更需要注意的是私自更换轮胎规格。

如果你换装了和原厂尺寸不符的轮胎,特别是直径变化很大的那种,那么整个车速计算系统的基础就全变了,仪表盘显示的速度可能会变得非常不准确,甚至出现显示速度低于实际速度的危险情况。

仪表盘车速100真实车速是多少?交警提醒,很多车主都搞错了!-有驾

那么,既然仪表盘不完全可靠,我们普通人有没有什么简单直接的办法来知道自己车辆的真实速度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工具几乎人人都有,那就是使用GPS进行测速。

无论是我们手机里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还是一些带有GPS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它们显示的速度数据,通常都比汽车仪表盘要精准得多。

这是因为GPS的测速原理完全不同,它不依赖车辆的任何机械部件,而是通过接收天上的多颗定位卫星发出的信号,实时计算出你车辆在地球上的位置变化,再用“位移除以时间”这种最基本、最可靠的物理原理来得出速度。

它不受轮胎磨损、胎压高低等因素的干扰,所以得出的数据非常接近真实情况。

下次你在一段路况良好的高速上行驶时,不妨把手机固定在支架上,打开导航,同时观察仪表盘和手机导航上的速度显示。

你很可能会发现,当仪表盘显示12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手机导航可能只显示112到115公里每小时左右。

这个差值,基本就是你这台车固有的“快乐值”。

了解了这个差值,你就能对自己的车速有一个更精确的把握。

知道了这个背后的原理,并不是要我们去钻法规的空子,比如在限速120的路上,看着GPS开到119。

恰恰相反,了解真相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聪明、更安全的驾驶者。

很多交警都表示,相当一部分超速罚单的产生,就是因为司机不了解这个速度差,特别是在区间测速路段,他们以为自己全程没有超过限速,但实际上平均车速已经超了。

所以,我们应该把仪表盘的速度作为我们行车的首要依据,因为它是最保守、最安全的一个参考。

当限速牌写着100时,我们就让仪表盘指针保持在100左右,这样就能确保我们的真实速度绝对在法规允许的安全范围之内。

而GPS则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车辆的特性,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定期检查胎压、关注轮胎磨损,不仅是为了车速的准确性,更是对我们行车安全最基本的保障。

归根结底,安全驾驶的真谛,远不止是盯着一个速度数字,它更在于对路况的观察、对安全距离的保持以及时刻清醒的头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