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算盘,被一扇打不开的车门彻底砸碎了

#美女#

小米的算盘,被一扇打不开的车门彻底砸碎了

成都那场凌晨三点的车祸,救援人员用拳头砸、用石头撬,那辆崭新小米SU7的车门依旧纹丝不动。火势起来后,一切就来不及了。

就在公众为这起悲剧揪心,追问为何新能源车的隐藏式门把手又一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时,雷老板的应对堪称公关灾难教科书。他一边在微博上岁月静好地晒着健身打卡,一边在公开大会上痛心疾呼要抵制“黑公关”。这波操作直接把官媒都整无语了,《浙江日报》直接下场开怼:安全问题还没说清楚,就先忙着转移话题?

要我说,小米这波危机应对,暴露了新势力车企骨子里的傲慢。他们把造车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堆砌些“高大上”的智能配置就能颠覆传统,却在车门开启这种关乎人命的基本安全设计上栽了跟头。恕我直言,当一辆车在碰撞后连门都打不开,你跟我吹什么长续航、智能驾驶,都是扯淡。

我翻遍了工信部最新文件,发现早在2025年9月24日,主管部门就已经发布征求意见稿,拟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了。文件里说得明明白白,要求车门把手必须“具备特定的手部操作空间”和“机械释放功能”。这说明什么?说明行业监管者早就盯上这个安全隐患了,就等着哪个倒霉蛋来踩这个雷。

小米的算盘,被一扇打不开的车门彻底砸碎了-有驾

结果小米不仅踩了,还试图把雷包装成“友商的阴谋”。更讽刺的是,部分狂热粉丝还真的去围攻批评此事的媒体,逼得第一财经这样的权威媒体都不得不开启评论精选。一篇题为《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的报道,简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看看人家比亚迪元UP,9月份卖爆2.5万辆,稳坐小型SUV销冠。别人也在做新能源,也在搞创新设计,怎么就没闹出这么大动静?说到底,安全这根弦绷得紧不紧,决定了你能在造车这条路上走多远。

现在最扎心的问题来了:当一辆车的门把手设计,需要用户拿命去试错时,你还敢相信它宣传的“科技以人为本”吗?评论区里,我等着看各位的真实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