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
三十岁以下!
这事儿太邪乎了。
对了,我跟你说,我干这行十多年了,见过的“反转”多了去了。
要说这红旗H5,它就像我前两年报道那个新能源车企一样,突然之间,就火了。
当时我差点把那稿子写砸了,因为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印象是:这牌子就该是那种,穿着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才开的。
结果呢?
一堆小年轻,开着H5,在三里屯那儿晃悠,那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你说这像不像咱们小时候,家里穷,但非得攒钱买个最新款的Walkman?
就为了走在路上,能被人多看两眼?
我跟郭女士聊的时候,她给我捋了捋这三拨人。
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咱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跑一个地方的老厂房,那地儿特别破,有个三十出头的哥们儿,开着一辆挺新的H5停在门口。
那车漆面蹭亮的,跟周围的破败格格不入。
我当时就嘀咕,这哥们儿是来收房租的?
结果人家说,这是他自己的车,在外地打拼好几年,头一辆像样的座驾。
他跟我说,每天看着那个立标,就觉得自己像个“领头羊”,得往前拱。
这不就对应了郭女士说的第一类人吗?
他们不是什么名校毕业的,可他们有股子劲儿。
他们买H5,图的就是那股子“昂首挺胸”的架势。
这玩意儿,有点像咱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你非得穿件干净的白衬衫去相亲,虽然里子可能有点旧,但面子得撑住。
H5给他们的,就是这层“面子”。
说实话,我一开始就不信邪。
年轻人?
爱红旗?
肯定图个便宜呗。
可我错了。
我后来才琢磨明白,这事儿,得从燃油车说起。
现在满大街都是电瓶车,各种“新势力”喊着颠覆一切。
可总有那么一撮人,他们就认死理儿——这辈子不碰电车。
他们要一辆踏实的B级油车。
你猜怎么着?
国产的油车阵营里,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就剩H5这么个“独苗苗”了。
这就像你爱吃炸酱面,结果满大街都改卖寿司了,你只能找那家还坚持做传统老面的馆子。
合资的那些B级车,价格摆那儿,气场也差点意思。
H5一出来,正好卡在那个点上,它既满足了对燃油车的执念,又比合资的更有排面。
然后,就是最热闹的那一撮了——颜值控。
我跟你说个我自己的糗事。
有一次我为了拍个深度报道,熬了三个大夜,眼睛都快瞪成铜铃了。
好不容易写完稿子,感觉自己像个刚从地下室爬出来的。
当时我就想,我要是买辆车,必须得是那种看着就让人精神一振的。
这帮年轻人,就是这样。
他们刷到H5,看到那灯光一亮,那线条一勾勒,简直就像是看了一部拍得极好的短片。
郭女士提到的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年少有为开红旗”的段子,太有杀伤力了。
这不就是“一眼万年”的现代版吗?
他们一头扎进去,发现还有个“玄影版”。
比普通版贵那么点儿钱,但那黑乎乎的造型,简直就是行走的“酷盖”。
这比自己去外面瞎折腾一套灯光、一套包围要省心一万倍。
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一步到位”吗?
所以说,这事儿,不是年轻人变了,是红旗变了。
它把那份老底子的“国气”,用一种年轻人能接受的、甚至有点张扬的方式给包装起来了。
它让你觉得,你开的不是一辆车,你开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宣战书”。
这感觉,就像是你看武侠片,主角从默默无闻到最后称霸武林,你看着就觉得热血沸腾。
现在的红旗,就是那个武林盟主,它身上带着历史的沉淀,但脚下踩着的是最潮的跑鞋。
用车社的兄弟们,你们说,这算不算是一种“新国潮”的胜利?
有没有开H5的哥们儿,进来聊聊,到底哪个瞬间让你拍板的?
别光顾着看,说句话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