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壳丰田RAV4,主打油电混动,威兰达难进新能源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广汽丰田申报了一款全新的威兰达。

这车大家应该不陌生,它和一汽丰田的RAV4荣放是一对“亲兄弟”,在国内的紧凑型SUV市场里,那可是常年的销量明星,很多家庭买车都绕不开它们。

按理说,新车发布是好事,可这次网上大伙儿的反应却有点奇怪,讨论的声音里,疑问盖过了喝彩,甚至还有点替它可惜的意思。

换壳丰田RAV4,主打油电混动,威兰达难进新能源-有驾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难道是新车不好看,还是说丰田不香了?

其实问题没那么简单,这背后反映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台新车背后的门道给您聊透彻。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台全新的威兰达到底新在哪儿。

从工信部公布的照片来看,这车的外观确实是焕然一新了。

它基本上是把海外最新款RAV4的设计给学了过来,整个车头看起来比以前硬朗多了,线条更加分明,有种肌肉感。

中间的进气格栅也换成了那种蜂窝状的,看起来更运动。

大灯的造型也变得特别犀利,像个C字,尤其是那条连贯起来的日间行车灯,晚上亮起来辨识度肯定很高。

车身尺寸也比老款大了一点点,虽然轴距没变,但看起来更魁梧了。

总的来说,这“新衣服”换得还是挺成功的,跟上了现在的审美潮流,看起来确实比老款精神了不少。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挺好嘛,外观变好看了,不就是升级换代吗?

大家还有啥不满意的?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儿,这台全新的威兰达,可以说是把功夫都用在了表面上,而在大家最关心的“内涵”上,却几乎是原地踏步。

打开它的动力配置单一看,还是那几张老面孔:2.0升的纯汽油发动机,还有2.0升和2.5升的油电混动系统。

这几套动力,开过丰田或者了解丰田的人都太熟悉了,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定可靠、省油耐用。

在过去那个燃油车当道的时代,这绝对是丰田的金字招牌,也是无数家庭选择它的核心理由。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换壳丰田RAV4,主打油电混动,威兰达难进新能源-有驾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用最新的智能手机了,能视频通话,能玩大型游戏,能用各种方便的APP,结果你推出一款新手机,外观设计得再漂亮,可系统还是十年前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那消费者肯定会觉得差点意思。

全新威兰达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它把外观、尺寸这些能看到的地方都改了,但最核心的动力系统,这个汽车的“心脏”,却还是老样子。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在如今这个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就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了。

说到这儿,咱们就必须得聊聊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丰田的混动,到底算不算新能源?

很多人,包括一些文章里,都把丰田的双擎叫做“轻混”,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丰田的这套油电混动技术(HEV)是非常成熟和先进的,它的电机不只是打打下手,而是可以独立驱动车轮的,技术上属于“强混”,在省油方面的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

当年丰田就是靠着这门独步天下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无数赞誉。

可为什么这么好的技术,到了咱们中国市场,大家却不把它当成“新能源”看待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卡在一个小小的牌照上。

在咱们国家,只有能挂上绿色牌照的车,才被普遍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

而想要拿到这个“绿牌”,你的车要么是纯电动的,要么就得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或者增程式电动车(EREV)。

这几类车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带有一块比较大的电池,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外接电源来充电。

这一下,就把丰田的油电混动给挡在了门外。

因为丰田的混动车,电池比较小,它不能插电充电,车里所有的电能,都是靠发动机烧油转化过来,或者通过刹车、滑行时回收能量得来的。

说白了,它再怎么省油,本质上还是一台需要 постоянно 依赖加油站的汽油车。

我们可以打个更通俗的比方。

假设日常上下班就像是从家到单位的一段路。

换壳丰田RAV4,主打油电混动,威兰达难进新能源-有驾

开比亚迪宋Plus DM-i或者理想L6这样的插电混动或增程式汽车,就像是骑一辆高性能的电动自行车,你每天晚上回家花几块钱电费把它充满,第二天上下班来回几十公里,根本用不到它自带的那个小摩托(发动机)。

只有当你周末想去远郊玩,电动自行车的电不够用了,那个小摩托才会启动起来,给你提供额外的动力。

而开丰田威兰达双擎,就像是骑一辆设计得极其精巧的燃油助力车,它虽然也很省油,但你只要出门,那个燃油发动机就得一直在工作,你还是得定期去加油站。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日常通勤是主要的用车场景。

能用几块钱的电解决,谁还愿意花几十块钱的油呢?

更何况,能上绿牌的车还能享受免购置税的政策优惠,在一些大城市还不受限行措施的影响。

这么一对比,丰田混动的优势就被大大削弱了。

所以,不是丰田的技术不好,而是它在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下,没能拿到那张关键的“入场券”。

全新威兰达的这种“不变”,恰恰碰上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变”。

根据最新的数据,我们自己国家的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60%,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就是新卖出去的车里新能源车占的比例,也已经突破了50%。

这意味着,买车的人里,每两个就有一个选择了新能源。

市场风向的转变,是实实在在发生了。

过去,是丰田、大众这样的国际巨头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好车。

但现在,以比亚迪、理想、蔚来、问界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用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义市场。

同样是二十多万的预算,消费者现在面临的选择是:一边是技术成熟可靠、但智能化体验相对落后、且不能享受新能源政策的全新威兰达;另一边,是能上绿牌、日常用电成本极低、车里有超大屏幕、能动动嘴就控制全车功能的国产新能源SUV。

这道选择题,对于越来越懂车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答案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们看到,不只是威兰达,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甚至要加价提车的凯美瑞、汉兰达,如今也开始通过大幅度的降价来吸引顾客。

这并不是说丰田的车质量变差了,而是它所坚守的那些传统优势,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潮面前,吸引力正在减弱。

它就像一位武功高强的老师傅,一直苦练自己的独门绝技,却没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用上了更先进的武器。

这种策略在全球或许依然奏效,但在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市场,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