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呈现出了“降价升量”的复杂局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后的数据显示,全国上半年的二手车交易量,累计达到了957.01 万辆,同比微增为1.99%,但车辆成交价格跌幅却达到了12.3%,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矛盾背后的真相,是新车市场的价格战、政策刺激与技术迭代的多重压迫。
1. 新能源二手车的崛起与困境
新能源车型的占比突破了13.47%,交易量增速达 29.7%。但新能源二手车 3 年保值率普遍不足 40%,电池衰减的评估标准缺失、技术代差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硬伤。
2 双重挤压,价格崩塌的真相
二手车市场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被“上下游联合绞杀”的结果。
上游是新车市场的价格战,各大头部车商不断的对价格进行调整,为了清理燃油车也放出了大量发力待遇,对二手车的性价比也被大打折扣。
下游则是政策驱动的置换政策,2025年以旧换新的政策扩展,推动大量的置换车涌入市场,增加了市场的供需失衡。
面对目前的局面,二手车需要从以前的“以量为核心”转向“以质为核心”的转变。
构建全新定价体系,让定价的误差率有效控制在百分之正负五以内,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针对二手车客户的痛点,需要不断的对服务体系进行创新,解决客户买完后,售后服务以及维权难的问题。
诚信体系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信用评级越高、提供的车况越透明详细和提供有质保的车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可以很好的减少反复沟通、带看、砍价的无效成本。用信任降低交易中的信息验证成本,让定价回归价值本身。
信任是最大的“残值”
2025年的二手车市场,价格崩塌、利润微薄的现实,构建坚实的诚信体系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行业注入最稀缺的价值基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