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牙线棒驾车算违法?无锡钱先生处罚被撤销真相曝光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开车时觉得嘴里有点不舒服,随手叼了根牙线棒,一边开车一边清理牙缝。动作小得几乎无意识,直到一张罚单突然砸进手机——“妨碍安全驾驶”,警告一次。

这事儿真发生了。2025年8月,无锡的钱先生就这么被电子眼拍到了。他没抽烟,没吃东西,双手稳稳握着方向盘,眼睛盯着前方。可系统判定:嘴里叼个东西,算“分心驾驶”。他懵了,申诉时甚至听到一句:“叼牙签就是违法,不能改。”

听起来像不像一场荒诞剧?一根牙线棒,差点成了“交通违法证据”。

但更魔幻的还在后面。11月12日,官方通报来了:经复核,撤销处罚。理由很实在——没有证据显示他分心,也没影响操作。执法错了,就认。

这事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日常里那些“无害的小习惯”如何在规则的放大镜下突然变得可疑。你喝水、吃早餐、扶一下眼镜,甚至打个哈欠,哪样不是“分心”?可法律管的不该是动作本身,而是它带来的风险。

就像有人开车低头捡手机,撞了人要坐牢;有人边开边啃包子,被罚200块记3分。这些行为确实危险,也该管。但把叼牙线和它们划等号,就像把戴墨镜和酒驾一起关进黑名单——看似严苛,实则模糊了重点。

执法不是拼图游戏,不能看见“嘴里有东西”就自动套进“违法”那一块。真正的安全,靠的是判断力,不是一刀切。

这起乌龙最终平息了,但它留下一句话:规则的意义,是守护人,而不是吓唬人。

下次你开车时,不妨想想钱先生。也许我们该庆幸,这个城市还愿意为一根牙线棒停下来,重新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危险。

也提醒一句:牙线,还是停好车再用吧。不是怕罚,是图个心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