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

哎,近比亚迪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关注的,感觉整个车圈都跟着“抖”了一下。作为汽车圈的老朋友,我跟你唠唠这事儿。

要说比亚迪突然不搞价格战,取消一口价,这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懵了。毕竟之前比亚迪的“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响,把不少对手都逼得够呛。现在突然刹车,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留下一地鸡毛,还是大局已定?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先说这补贴的事儿。2024年财政数据一出来,比亚迪拿了79亿补贴,这数字确实扎眼。全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总额的三分之一都被它分走了,这能不让人说三道四吗?有人觉得这很正常,毕竟比亚迪这几年发展得确实猛;也有人就不乐意了,凭什么啊?不过冷静下来想想,比亚迪能拿到这么多补贴,不光是公司够霸气,更是整个行业几十年磨一剑的结果。想想比亚迪的起点,2008年出的F3DM,那造型,说实话,确实一般。当时还有新闻调侃说“那是给政策看的”,市场反响也不大。可到了15年后,风向变了,政策雨点般地砸下来,市场也开始转向。比亚迪没闲着,又是搞技术,又是布点。现在回头看看,当初那个被嫌弃的F3DM,可能只是按部就班的铺垫。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再说说这补贴的事儿。国家从2009年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补贴来了,企业的钱包厚了,研发、产线改造、市场宣传一条龙都搞起来了。有人说,没有国家的钱,新能源汽车早就烂尾楼堆满仓库了。这话听着刺耳,但好像也有几分道理。2009到2024年,比亚迪靠着补贴一路追赶,从一个没什么惊喜的品牌,变得越来越有“门面担当”的意思。

当然,企业要吃到这块蛋糕也不容易。比亚迪的算盘打得精,钱都花在刀刃上。大把投入电池、电机,拼命卷技术。电池做得密度高,安全也不差。2023年数据显示,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市场份额全球居前。同行眼红又无奈,谁让补贴跟着政策走,企业倒逼出“自主创新”呢?可问题是,这种创新真是他们自己愿意干的,还是为拿国家资金被逼出来的?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再说说比亚迪的销售网络。到2023年底,全国门店数量达到近1300家,基本全国都铺开了。售后服务、金融分期,这一套已经不敢说比合资品牌差。你去4S店试试,销售可能比合资还热情,这都是政策给的钱补给供销两端,让企业敢花、不怕赔。

其实,补贴退坡的时候,不少二三线品牌一夜消失,比亚迪却没“掉队”。2022年那会儿,财报收入猛增,市场还质疑过是不是把补贴算进了利润。后来查账,还真有一点。比亚迪不光拼国内,策略上还瞄着海外。2010年就在美国有分支机构,虽然刚开始输多赢少。美国人看见中国电车,先是新鲜,然后疑虑一堆。很快,欧美环保政策升温,比亚迪变得“有点要”。但刚走出去的时候,技术、车身、审美多方面都被批得体无完肤,能卖一辆算一辆。慢慢适应欧洲口味,2020年汉EV上市,才逐渐打开局面,德法市场销量有所回暖。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海外布局,一定程度上复制了中国经验。比亚迪不光出口车,还带着电池、动总等技术搞本地化供应链。工厂选址、当地找合资方。2024年英国市场比亚迪销量同比上涨43%。有人喊民族品牌自豪,也有人私下摇头,“补贴堆出来的品牌登世界舞台,真的能站稳脚跟?”这问题好笑但也真实。海外消费者不是中国人情味,还真得靠产品过硬撑场。

另一方面,补贴总有退坡一日。2022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已大规模缩减,专家算账,“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开始拼真本事。当问题变得复杂时,甚至会有结论不一致。比如有人说比亚迪补贴依赖度高,离开国家政策,市场一地鸡毛;可你看2023年和2024年,比亚迪的毛利率实际小幅提升,海外销量也稳步上涨。连我自己都困惑,这当中到底是品牌、技术还是补贴在拉升增长?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绕一圈,其实我们绕不开一个更大的命题,国家扶持和行业自我成长的关系。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全球看中国。比亚迪抢在第一梯队无疑。但,是不是任何获得补贴的企业都能像它这样一路阳光灿烂?答案未。有数据统计,2015年至2020年,20多家靠补贴起家的二线车企已关闭或兼并。比亚迪用掉了大额补贴,却熬出了阵地。这说明什么,有人敢说有战略,有人说好运气。

比亚迪还一直强化本地运营。比如2023年和德国Gotion建立合资电池厂,通过欧洲本土研发服务。与全球零部件供应商Tie-up,降低成本。反而在内控管理这块,有些煤老板式的中国新能源企业乱象,或者比亚迪管理风格也不是没有毛病。涉及人事纠纷、售后投诉,网络上仍然有声音。用网友的话说“老是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求全责备或也不现实。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比亚迪的海外策略还有个算计,是压成本走量。2024年法国市场比亚迪售价区间只有同级德系品牌的六七成。有人乐观,说中国品牌要降价“卷疯”,可海内外同样面临原材料、运费上涨压力,去年四季度原材料报价攀升,比亚迪毛利率也受到冲击。表象看似风光,实际利润压力还是大。

说完国外,回头看国内。新能源需求持续,但产能过剩隐患也浮现。比亚迪面对激烈竞争,费用控制吃紧。2024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反而稳中有进,这还能指望“靠补贴”解释?未是真的。市场竞争本来就是刀尖上跳舞,谁都别想着一次说清结论。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不排除比亚迪近放缓扩张,大笔往技术和品牌砸钱,为了应对下一个补贴退坡期。如果换个角度看,补贴发给谁都是一种考验。企业能力、政策导向、市场环境,一环断了都难持久。比亚迪能整合海外上下游,这可是创新之外的现实主义。就算今天的荣光靠补贴,能不能再复制过去的辉煌?没有人敢打包票。数据已经给出了趋势。欧洲市场2023年电动汽车年销量突破340万辆,预计2025年中国品牌占比将达到27%。比亚迪算是走在前面的那个,难不成明天就会掉队?真说不准。

比亚迪停战!取消一口价,是鸡毛还是大局已定?-有驾

政策永远在变,企业也只能边走边看。其实,比亚迪如今的成绩,是政策与企业博弈、时代风口与个人努力纠缠的结果。历史不会给完美答案,谁都不要太较真。等下次再看,或许结论又变了不是?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