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天能发了个财报,直接把人看傻了。
电动车销量跟压缩毛巾一样,浇点水就疯狂膨胀,上半年卖了三千多万辆,数据好看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按理说,卖车的多了,装电池的不得跟着起飞么?结果天能的利润,咔嚓一下,掉了快三成。
这什么魔幻现实主义操作?销量在涨,利润在跌,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丰收的时候发现粮食都被隔壁老王偷了,老王还反过来问你为什么不开心理财。
这背后不是什么商业机密,就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第一个原因,叫“同行发癫,集体自爆”。
电动车电池这玩意儿,尤其是铅酸电池,技术门槛早就被踩成马里亚纳海沟了,突出一个“我上我也行”。门槛一低,进来的“高手”就多,高手一多,大家就开始不讲武德。
怎么不讲武德?价格战。
这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打个九折交个朋友”的温柔竞争,这是修仙小说里的“自爆金丹,同归于尽”。你降10块,我就敢降20,你敢亏本卖,我就敢贴钱送。大家的目标已经不是赚钱了,而是看谁能活到最后,把所有对手都熬死,自己再出来收拾这片狼藉的“猎场”。
前段时间,天能超威这帮大佬还搞了个什么联合倡议书,主题是“反对内卷,行业自律”。这玩意儿你听听就好,翻译过来其实就是:“大哥们别打了,再打下去咱们都得去要饭了,先停一停,喘口气,回头再找机会捅对方刀子。”
你看,他们自己都不装了,摊牌了。
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谁都别吃。所以天能利润下滑?太正常了,没直接亏到当裤子,都说明他们家的金钟罩铁布衫练得不错。
第二个原因,更狠,叫“锂电池下山,降维打击”。
如果说铅酸电池的内卷是菜鸡互啄,那锂电池入场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进了幼儿园。
过去,锂电池高贵冷艳,价格摆在那,主要是给四轮电动爹们服务的。但现在风向变了,成本咣咣往下掉。特别是比亚迪这种巨头,突然一拍大腿,悟了,说我们的刀片电池这么牛,不能只在汽车圈里卷啊,得去两轮车市场输出一下价值观。
于是,比亚迪、国轩高科这些本来在另一个次元打神仙架的家伙,带着他们的技术、品牌和资本,直接空降到了两轮车战场。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还在用小米加步枪跟村里的民团打得有来有回,突然对面开来了意大利炮。这仗还怎么打?没法打。
会买高端电动车的人,他要的是什么?是续航?是安全?是是是,这些都对,但又不全对。他要的更是一种“我很懂”的幻觉。当他看到自己的小摩托上装着跟比亚迪汉同款技术的电池时,那种满足感,是铅酸电池给不了的。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锂电池的降维打击,不是抢市场,是直接重新定义市场。它先从高端渗透,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然后慢慢把价格打下来,最后把铅酸电池的生存空间挤压成一条缝。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第三个原因,才是最要命的,叫“釜底抽薪,客户单飞”。
天能超威这种电池厂,本质上是供应链公司,是给雅迪、台铃这些整车厂打工的。以前大家分工明确,你造车,我造电池,合作共赢。
但现在,雅迪这些品牌也开窍了。他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卖车,利润大头之一居然被电池厂拿走了,这能忍?我卖车的核心技术难道是车架子和塑料壳吗?当然是电池和电机啊。
于是,雅迪开始自己搞“石墨烯电池”,台铃也弄了个“蓝极鲸电池”。名字一个比一个玄幻,听着就像能召唤神龙。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电池行业比作修仙有点扯淡,但你仔细想想,这帮人为了抢地盘,不就是你死我活的渡劫么?好像又没那么扯淡了。
整车厂自己造电池,好处太多了。
第一,掌控核心血脉。命运握在自己手里,不用看供应商的脸色,想怎么优化就怎么优化。第二,成本黑箱。我自己生产自己用,左手倒右手,成本到底多少只有天知道,对外宣传可以随便吹,反正你也不知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把利润牢牢锁在自己体内循环。
这对于天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最大的客户,突然有一天说,哥们,以后你的货我不要了,我自己家有,还比你的好。
我作为一个天天骑小破车的中年人,其实根本不在乎什么铅酸锂电,我只在乎今天能不能准时下班,别堵在路上。但看着这些厂商的操作,我真的会谢!
所以,天能利润为什么暴跌?
原因很简单。前面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价格战地雷阵,后面是锂电池开着虎式坦克的追杀,最大的客户还直接叛变,在你背后修了个巨构。这简直是地狱模式开局。
以前躺着赚钱的日子结束了,现在市场告诉它,欢迎来到黑暗森林。在这里,不存在体面,只有生死。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