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直接冲击汽车圈:长安启源推出Q07激光雷达版本,价格区间拉开,试图把中高端市场纳入麾下。 215尊荣型定价15.68万,215激光旗舰16.68万,旗舰PLUS为17.68万,与同区间的竞品相比,这组数字更像是一记“技术牌”而非单纯的降价动作。
深蓝S07的定价与启源Q07高度接近,但后者配备激光雷达,硬件组合的差异让两者在驾驶辅助体验上呈现截然不同的起点。 这次升级的核心在于激光雷达的加入,以及地平线征程辅助驾驶芯片的加持。
相比之下,深蓝S07依旧以华为乾崑ADS SE为主轴,没有激光雷达的强力补充。 Q07因此在智能驾驶的起跑线上获得了先手优势,价格虽落在中端区间,但在科技体验上具备一定“看得见的差别”。市场上对激光雷达的热度并不小,谁先把感知层和决策层叠加在一起,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抢占话语权。
从定位看,Q07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 发动机是1.5L自然吸气,直接驱动电机与轮轴,不走传统增程式“以发电为目的”的路径。
冬季工况会把这套方案的噪声、共振放大成检验题,需要真实路况和寒冷环境来验证。 有人担心低温下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有人则盯着续航和充电体验。
对于真正在意驾驶静谧和顺滑的用户来说,这样的测试才最有意义。 在配置层面,15.68万激光雷达版本提供前驱、麦弗逊悬架、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混装的动力电池组,悬架还支持CDC调节,辅助驾驶覆盖城区领航,副驾处还配有腿托调节功能。
价格之外的细节也在被不少人关注,毕竟中高端的体验往往取决于座舱舒适度、噪声控制和实际的驾驶辅助表现。 对手格局方面,启源Q07要面对的主要是吉利星越L、深蓝S07、零跑C11等。
这款激光雷达版本并非一眼就能压制对手,但品牌层面的高度差距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 深蓝S07是否会升级激光雷达版本、是否会引入华为的192线程规格,成为行业热议点。
近来市场传言华为ADS4.0的升级正在推进,若真的落地,辅助驾驶的竞争格局可能就会被重新洗牌。 这些传闻让不少消费者把目光投向新版本的实际表现,毕竟对技术有强烈依赖的买家,往往会把“看到的智能”当作购买的决定性因素。
对这类群体来说,Q07的激光雷达组合确实有点“真香级别”的吸引。 月销层面,深蓝S07维持在五千台上下,依然是深蓝体系的销量支柱。
在启源推出激光雷达版本后,深蓝S07的压力不再是空穴来风,但短期内是否会因为Q07的进入而明显下滑,仍需观察。 相对而言,市场大多还是以忠诚度较高的用户群体为主,启源的冲击幅度在短期内不至于撼动整个市场格局,只会在细分市场形成新的竞争点。
自诞生以来,启源的主战场就定位在中低端。 如今突然加码激光雷达,显然是要向中高端渗透,谋求更高的利润空间。
但在20万价位段,来自豹7等中端车型的压力并不少。 岚图知音和尚界H5等车型已经把华为ADS4.0应用到20万档位,短期内要实现跨越式突破并不容易。
启源若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必须在产品力与品牌认知之间找到更强的协同点。 行业评测与市场声音并非一致。
外观与内饰方面,Q07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稳重中透出一抹设计感,内部用料与线条的搭配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占劣势。 若未来配色更丰富,购买选择自然会更多,用户也会愿意为个性化买单。
就买车时机而言,11月被不少人视为进入市场的相对优选期,原因在于明年的购置税与国补政策可能带来波动,厂商也会在晚些时候调整降价空间,留给明年的补贴窗口。 对于整车市场的后续走向,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华为ADS4.0及相关技术的落地进展。
若行业内的各大品牌都在用类似的感知+决策组合,那么中高端市场的入场门槛就会被抬高,消费者在选购时会更倾向于把“激光雷达+高阶辅助驾驶”作为基本需求之一。 启源Q07的激光雷达版本是否真正成为价格洼地中的“价值点”,还要看后续车型的实际体验与口碑。
你对启源Q07激光雷达版的热度怎么看?它是否真的具备跨越中低端,直指中高端的能力?在你看来,激光雷达带来的一体化驾驶辅助体验,能否在品牌认知和实际操作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你正在考虑入手哪一款,其实谁会在你的 shortlist 上占据更大比重,完全取决于你对智能驾驶的重视程度与对价格的容忍度。 你愿意在11月就下定决心,还是愿意等待更多对比与试驾的真实评测来确定最终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