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转身,华为赋能,谁在暗夜无眠?
曾经。灵魂论。言犹在耳。四年光阴。上汽在舆论漩涡中沉浮。如今。画风突变。一场双向奔赴。让车圈措手不及。2025年9月23日。深圳。鸿蒙智行秋季发布会。聚光灯下。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并肩而立。尚界H5。横空出世。15.98万元起售。这记价格惊雷。瞬间穿透了整个市场。更关键的是。它竟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0——这套曾专属高端车型的“满血版”智能驾驶系统。首次被拉至20万元门槛之内。预售29天。小订突破16万台。Max顶配版占比高达75%。市场用订单投了票。这枚“华为牌后悔药”。上汽咽下了。那谁。正在破防?
破防者一:同属“国家队”的友商们。
眼睁睁看着上汽撕开一道价格裂缝。压力如山崩。就在尚界H5上市前。东风岚图、广汽传祺纷纷亮出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车型。试图在20万-22万元区间卡位。岚图Free+定价21.99万元起。岚图知音下拉至20.29万元起。广汽传祺向往S9乾崑版也定在21.99万元。他们本以为已触及成本底线。然而尚界H5直接击穿20万心理防线。背后是上汽60亿元专项资金的投入。与5000名工程师团队的饱和式研发。以及整合全球供应链的极致成本控制能力。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一套ADS 4.0硬件成本就达五位数。若非上汽的供应链底蕴。谁也做不到这个价”。这种“传统制造底蕴+华为智能赋能”的模式。让后来者难以简单复制。
破防者二:鸿蒙智行内部的“兄弟品牌”。
生态内卷。悄然上演。鸿蒙智行“五界”虽同根同源。但资源争夺已成暗战。问界作为长子。凭借先发优势占据销量主导。而智界、享界等后续品牌。则面临定位重叠与资源分配的挑战。例如智界。曾经历销量高开低走。月销从年初的1.2万余辆一度滑落至千台级别。其定位20-30万元主流市场。竞争本就白热化。如今尚界H5以更低价格、更全面的智能配置杀入。不仅挤压同级竞品。更可能分流鸿蒙智行内部追求性价比的用户。余承东虽言“五界”已齐。但如何平衡内部竞争。避免同室操戈。已成华为必须直面的课题。
破防者三:坚守自研路线的车企。
上汽的转身。让曾经的“灵魂论”盟友陷入尴尬。当华为ADS 4.0系统能调用底盘域控制器数据。实现软硬件深度协同。当192线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成为15万级车型标配。那些投入巨资自研智驾、却进展缓慢的车企。顿感压力倍增。尚界H5用产品力证明。跨界协同可能比闭门造车更快触及技术普惠的彼岸。贾健旭说:“我们和华为常为一个细节争到半夜。比如座椅靠背角度。既要智能。又得不腰酸。这就是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互补”。这种深度共创。超越了简单的技术采购。重塑了产业合作范式。
这场破局。远未结束。
尚界H5只是一个开端。上汽临港超级工厂已开足马力。承诺“上市即交付”。华为乾崑智驾搭载量突破百万辆。生态效应加速显现。但挑战依旧存在。如何在高销量下保证品控与服务一致性?如何避免“华系车”内部的同质化竞争?这些都是尚界必须回答的问题。
回头看。上汽这剂“后悔药”。吞得果断。也吞得及时。它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市场窗口。更搅动了整个智能汽车的竞争格局。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尚不均。那些仍在观望的车企。是继续独自跋涉。还是寻找自己的“华为”?答案。或许就藏在尚界H5这16万份订单的背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