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特斯拉?马斯克:特朗普的新能源补贴没有,却有石油补贴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超9%的惊天震荡背后,一场牵动全球科技与能源格局的政商博弈正在上演。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24日在社交媒体高调否认"摧毁马斯克企业"的指控,却意外揭开了新能源补贴政策暗战的冰山一角。这场看似个人恩怨的冲突,实则牵动着价值万亿的产业补贴蛋糕重新分配,更暴露出美国科技巨头与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布的声明中强调:"我们希望所有美国企业蓬勃发展,他们做得越好,美国就越好。"这番表态与马斯克当天的尖锐回应形成戏剧性对冲。特斯拉掌门人直接甩出重磅指控:"特朗普政府取消所有可持续能源支持,却保留石油天然气补贴。"这场隔空交锋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中涉及2200亿美元新能源补贴的条款调整。

毁掉特斯拉?马斯克:特朗普的新能源补贴没有,却有石油补贴-有驾

深入剖析双方攻防战的核心矛盾,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成为关键战场。当季224.96亿美元营收同比下降12%,净利润11.7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缩水23%,汽车业务营收更是出现16%的显著下滑。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特斯拉Model 3/Y车型销量连续三个季度环比下跌的残酷现实。更令投资者恐慌的是,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预警"未来几个季度将面临艰难挑战",直接导致次日开盘即跳空低开,市值单日蒸发超1500亿美元。

在这场补贴大战中,SpaceX的航天霸主地位成为马斯克最坚固的盾牌。根据NASA公开数据,SpaceX"龙飞船"目前承担着国际空间站90%的载人运输任务,其发射成本仅为波音"星际客机"的1/3。2025年获得的59亿美元国家安全发射合同,更是囊括了GPS卫星组网和月球门户空间站建设等战略项目。正是这种不可替代性,让特朗普政府在审查合同三个月后被迫妥协,仅象征性要求提交替代方案评估报告。

能源补贴的暗战同样硝烟弥漫。特朗普政府虽未直接取消新能源补贴,但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将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额度从7500美元削减至3750美元,并设置供应链本土化门槛。这对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布局造成直接冲击。2025年上半年中国产Model Y出口量同比下降28%。反观传统能源领域,页岩油开采补贴仍维持在每桶28美元的高位,直接造成特斯拉能源业务营收同比下滑7%。

资本市场对这场博弈的反应异常敏锐。特斯拉股价自6月30日突破332美元后持续下挫,7月24日单日跌幅达9%,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做空机构趁机加仓,空头头寸在两周内激增42%。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能源业务部门股价表现显著弱于汽车板块,反映出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深度担忧。

这场政商博弈的深层矛盾,在于科技创新与传统能源的利益冲突。马斯克力推的星链计划已部署超过6000颗卫星,其军事应用价值在俄乌冲突中展露无遗。五角大楼2025年授予的18亿美元加密通信合同,正是看中星链抗干扰能力。而特朗普力挺的传统能源集团,则通过游说集团持续施压,要求限制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

在舆论战场上,双方都祭出杀手锏。马斯克曝光特朗普前顾问班农"调查马斯克移民身份"的录音,试图坐实政治迫害人设;特朗普团队则放出波音研发新型火箭的"烟雾弹",试图瓦解SpaceX的技术垄断形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蔓延至社交媒体,相关话题连续三周占据推特热搜前三,累计阅读量突破12亿次。

政策制定者同样陷入两难困境。能源部内部文件显示,若强制削减新能源补贴,可能导致全美充电桩建设进度延迟3-5年;而继续纵容特斯拉扩张,则要承受传统能源州的强烈反对。这种政策摇摆直接反映在《大而美法案》的条款修订中。最终版本新增了针对石油巨头的碳税条款,算是对清洁能源阵营的象征性安抚。

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松下能源暂停了内华达工厂的扩建计划,宁德时代则加速欧洲第二工厂建设。欧洲车企集体向欧盟提交申诉,指控美国新能源政策构成"变相贸易壁垒"。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这场美国内部的政商博弈升级为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之战。

在这场价值万亿的博弈中,没有真正的赢家。特斯拉股价较历史高点已跌去45%,市值蒸发超4000亿美元;传统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股价虽上涨12%,但市值仍不及特斯拉巅峰时期的1/3。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冲突动摇了美国科技企业的政策游说传统。当马斯克公开质疑"政府合同分配公正性"时,标志着硅谷与华盛顿的蜜月期正式终结。

站在2025年的中点回望,这场政商大战揭示的不仅是补贴政策的博弈,更是人类能源转型期的深层阵痛。当科技创新遭遇政治博弈,当商业利益碰撞国家战略,特斯拉与SpaceX的遭遇战或许只是序章。正如能源分析师索耶·梅瑞特在社交平台上的警示:"我们正在见证全球能源权力结构的重构,而代价可能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动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