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车圈朋友聊天,聊到百万级豪华SUV,我随口提了句:“你们觉得宝马XM怎么样?”结果一人直接笑出声:“那车?上桌第一个动筷的都没它份儿。”说实话,这话真不夸张。一台起售价129万、顶配飙到245万的宝马旗舰性能SUV,今年8月全国才卖了17台——这数字别说跟奔驰GLS、保时捷卡宴比了,连自家兄弟X7都看它摇头。
你说它产品力不行吧?翻翻配置单,我又觉得宝马这次是真想支棱起来。可市场就是不买账,大降价也无济于事,这背后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先说外观,XM一出来就挺“炸”的。前脸双肾格栅做得又大又斜,配上分体式大灯,尤其是那两道竖向日行灯,晚上一亮,妥妥的“灯厂”既视感。车身线条肌肉感十足,溜背造型带着点X6的影子,但更厚重,更有力量感。5110mm的车长,3105mm的轴距,尺寸卡在X5L和X7之间,但它走的压根不是商务路线,而是M系性能范儿。开出去别说买菜了,连装菜的篮子都能震两下。
可问题也在这儿——你长得太“M”了。普通消费者想要的是一台稳重、大气、能撑场面的大型SUV,结果XM倒好,一副“我随时要下赛道”的架势。有人调侃:这车像极了穿西装去健身房的大哥,气质有点分裂。你说它是“装逼利器”吧,确实吸睛;但要说家用、体面、低调奢华?好像又差了点意思。
再看内饰,XM这才叫“真香”现场。虽然中控布局和X5L一脉相承,用的也是一体式曲面屏+iDrive 8系统,但用料直接拉满。全系Merino真皮包裹,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前排还有HUD抬头显示和带记忆功能的M专属方向盘,后排也给足了面子,加热安排上。最狠的是那套20扬声器的宝华韦健音响,音效一开,耳朵直接怀孕。
更别提那些高级货:四轮转向、电吸门、感应尾门、空气悬架软硬调节……这些配置在现款X7上要么选装,要么没有。XM等于把M Performance和顶级豪华打包塞进一辆车里,诚意看得见。按理说这配置,哪怕卖150万都算厚道,可现实呢?优惠近30万,落地不到110万,居然还是没人冲?
动力这块,XM简直是“打脸”专家。你以为它是个笨重的大家伙?错了。50e版本,3.0T六缸+电机,综合输出700牛·米,百公里加速5.1秒——这成绩放三年前,够得上小钢炮标准了。而顶配Label版,4.4T V8加电机,系统综合扭矩直接干到1000牛·米,3.8秒破百,这速度,超跑看了都得掂量掂量。
论三电技术,它用的是插电混动系统,纯电续航官方标100公里左右(实际打个折也够城市通勤),日常代步可以当电车开,油耗压力小了不少。比起传统“油老虎”,XM反倒有点“节能猛兽”的意思。可问题是,谁会拿一台V8混动SUV当省油工具?它的存在本身就像个矛盾体:既要性能炸裂,又要环保标签,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说到竞品,咱们拉两台出来遛遛。第一台是奔驰AMG GLS 63,同样是百万级性能SUV,气势上一点不输。GLS 63胜在气场强大,七座布局更实用,品牌认知度也高。但它整备质量更大,操控灵活度不如XM,而且油耗是真的“跌冒烟了”,百公里轻松上20升,养车成本让人气得蹦起来。
第二台是保时捷Cayenne Turbo GT,这车简直就是“驾驶玩具”。底盘调校、转向精准度、动力响应,样样顶呱呱。它不像XM那么浮夸,反而有种低调的凶狠。但缺点也很明显:空间小,舒适性配置不如XM丰富,后排坐久了腰酸背痛,真不适合当“床车”长途奔袭。
这么一对比,XM其实挺冤的。它有颜值、有性能、有配置、还有新能源身份,几乎集齐了所有“上头”元素。可为啥销量还是“天塌了”?我觉得关键在于定位太模糊。宝马想造一台既能彰显M系血统、又能兼顾豪华舒适的旗舰SUV,结果消费者一看:你要么像X7一样稳重,要么像M5那样纯粹,现在搞个四不像,我们怎么选?
还有一个隐形杀手——价格。虽然50e版本优惠后不到110万落地,看似性价比突飞猛进,可消费者心里早有预期。想想看,花一百万买台宝马,为什么不选更稳妥的X7?多十万上百万,又能摸到宾利添越的门槛了。XM正好卡在一个尴尬的夹心层,不上不下,两头不靠。
说到底,XM是一台很有性格的车。它不想做“国民神车”,也不想当“老咕噜棒子”,它想当的是车界“神车”。可惜这个时代,大家更爱稳妥的选择。你可以说它小众,也可以说它超前,但不能否认,它是目前宝马最具实验精神的作品之一。
所以问题来了——
这样的XM,你会考虑入手吗?
如果给你110万预算,你会选它,还是换台更“正常”的豪华SUV?
或者你觉得,一台百万级SUV,到底该走性能路线,还是舒适路线?
评论区聊聊吧,这台走路摇头晃脑却卖不动的“怪兽”,到底值不值得被看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