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降级这件事上,摩托车厂商比咱普通消费者要更早进入战场。就像豪爵,近三个月连续操作,八月一日又发布了针对旗下四款125踏板的降价通知。你打开豪爵的官方微信,满眼都是“降价答谢”“促销福利”这种字眼,看得人多少有点唏嘘:那个曾经俯视同侪、风光无限的国产一哥,似乎也要撑不住了。
豪爵其实一直有国产“牌面”之称,哪怕血统自主,江湖地位却始终被放进和本田、铃木、雅马哈同一“赛道”来对比。可你再看近两年豪爵的操作,降价的信息一波连一波,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一哥地位还能撑多久?一直附着于“高品质、高价格”光环的品牌,这频繁的价格大跳水,说白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喜事,可对豪爵自己,却未见得是什么光彩的信号。
冷静分析一下,豪爵之忧,并不深藏本土而是在外来的和尚——合资本田表现得“太过强势”。UHR和UFR这两款的降价,主要是因为新本NS150GX、五本NWG150和NWT150步步紧逼。这些新对手不仅价格更动心,技术还时刻升级,配置直接拉满,活生生把市场标准拔高一层。别忘了,现在的主流150踏板,价格区间在一万五到一万六之间;125踏板则是八九千为王。你要是还敢卖得比这些高,还没搞ABS那些配置,那就别怪群众用钱包投票了。
短期降价,的确能临时拉动销量、吸引人气、救场一下品牌在月目标上的脸面。可如果玩家们慢慢习惯了你的“降价自救”,那以后有没有“首发价”,还有谁会买单?没有了价格的铁底线,豪爵这些年辛苦树立起来的品牌形象,说不定转眼就会土崩瓦解了。
其实降价是无奈举措,不是长久之计。真要破局,就得拿出点“真本事”来。以UHR为例,老版车型卖得贵有品牌溢价的惯性,但现在本田两款踏板来了,配置、技术都是压倒性优势,UHR的发动机已经被人家一脚踩进博物馆了。既然价格已经被打到最低,再向下自己脸都没了,与其不断“腰斩”,不如做产品升级,给UHR来个换代,最好还能顺应市场呼声,推出平踏150这种引爆款。别光盯着自己原来的那套配方死啃,只有新品迭代,才有可能冲破死局。
想想当初的豪爵,定位本土高端,不怕和合资厂硬碰。可现在的惨烈市场格局,内卷不仅仅是无聊地拼价格那么简单,是真刀真枪地较量产品力、创新能力。再看那些合资新军,几乎全方面碾压,多快好省,技术、体面全都不掉队。你要是还按惯性思维跟对手打游击战,不愿技术上革命性突破,那就只能被时代滤掉。
市场不是慈善机构,消费者也不是你的面子担当。你的价格跑不赢别人,技术也没更新,那消费者根本没必要为品牌“信仰充值”。等到连最后一点心理优势都被消磨,豪爵的品牌调性,就真要和白菜价一道被拍在沙滩上了。反观本田,每一代新品,都是在试探和刷新市场上限。你看本田的NS150GX,压根不需要搞什么“促销轰炸”,产品来一次小更新,市场热度立刻高涨。人家是真用产品说话,而不是祈求价格奇迹。
今年摩托车市场,肉眼可见地兵荒马乱。下半年能否破局,不在于豪爵能不能再搞一轮“感恩回血”大甩卖,而在于产品的底层竞争力。新品迟迟不上,旧车型反复折价,豪爵这碗“老本饭”,想吃到年底,怕是要噎着停勺。回头再看,降价并不是万能钥匙,只有真把用户当成上帝,持续输出新东西,才能真正稳住头把交椅的地位。
说到底,这世界唯一不变的道理,就是变。不顺势而变,就只能被搁浅。用户不缺几个促销价,也不缺几个牌面老大,他们只要好商品、新技术、合理配价。豪爵要想不被历史翻篇,就必须放下“昔日一哥”的心理包袱,转身用产品赢人心。否则今天的促销热闹,明天就可能成为品牌断崖。愿豪爵们少些套路,多点真招,别等市场还击,才理解创新才是唯一的降价通行证。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