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到奇瑞新一代瑞虎9X的官图,我差点把手机掉进咖啡杯里——这不是新能源车才玩的高阶辅助驾驶吗?
结果人家在纯燃油平台上硬塞了一套叫“猎鹰500”的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还是纯视觉方案,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自动泊车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像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突然问:“要不要加松露和鹅肝?”
你愣是分不清这是豪华还是恶搞。
更离谱的是,它长得跟展厅里的2026款瑞虎9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
之前路测时伪装车身还贴着“TIGGO 9”,现在摇身一变改名亮相,让人忍不住脑补各种剧情:是整容后的旧爱回归,还是换了身份证重新做人?
官方没吭声,就像电影预告只放半分钟,你只能靠自己编剩下的两个小时。
如果往前翻,这几年新能源汽车阵营一直拿“智能化”当自家护身符,好像只有电驱才配用高级算法这一套。
但比亚迪先动手,把几十万级别才能享受的智驾功能下放到便宜车型;吉利也跟着跳水,现在轮到奇瑞直接插队。
这事不仅是在抢话题权,还正面撞上中型SUV市场最热闹的一桌饭——大众途观L、红旗HS5、吉利豪越L都盯着同样的人群。
这感觉有点火药味,因为它暗示未来某一天,“顶配智驾”可能会变成白菜价标配。
外形他们没走怪异先锋路线,而是沿用了家族式设计,在细节上做了精修。
八边形大嘴格栅混合直瀑镀铬条和菱形网格,两侧狭长灯组搭三段式日行灯眉,下方导流槽棱角分明,有种穿西装踩金属扣皮鞋的小心机。
侧面弹出式隐藏门把手算新鲜,但没有黑色饰条打底,用无喷漆材质侧裙,看起来干净又硬朗;尾部贯穿尾灯,加“双边共双出排气”,扩散器饰板线条重雕,不浮夸却耐看。
如果尺寸延续现款4820/1930/1699mm和2820mm轴距,那就是稳妥型,中等偏大的存在感,不显笨,也不会瘦弱。
内饰还没官宣,不过参考新款瑞虎9,大概率取消连体屏改悬浮中控+液晶仪表,中控台横向拉一根特殊质感饰板,再辅以平底方向盘、电怀挡,无线充电、水杯架这些常规配置齐备。
这种布局对很多油车用户来说特别友好——坐进去就知道哪个按钮管啥,不用去菜单里找空调开关。
不少新能源品牌喜欢极简主义,把物理按键砍光,然后逼你在触摸屏里翻十几个页面才能开风,这对习惯传统布局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场耐力赛。
而奇瑞这个选择,是保留安全感同时增加科技氛围。
动力方面依旧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180kW最大净功率,大约390N·m扭矩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或8AT。
从数据看,它不是为性能粉丝准备的炸裂机器,但家庭用户够用,而且这种兼顾舒适性与稳定输出的调校很适合长途、高速旅行——刚好契合猎鹰500支持的大范围自动驾驶场景。
我朋友去年从南京一路跑青岛,全程试了类似功能,他说最大的变化不是省力,而是精神状态轻松,一路下来还有兴致逛夜市吃烤鱿鱼,以前他都是直接倒床睡死过去。
聊智能化,其实决定体验的不只是传感器数量或者算法能力,还有厂商愿不愿意让不同价格区间共享同等级的软件更新。
在不少品牌眼里,高阶辅助就是卖高价的重要理由,用来制造产品梯度,让预算有限的人望而却步。
这次奇瑞敢“一视同仁”,其实是在挑战行业里的隐性规则。
一旦消费者接受了这个标准,以后遇到缺乏此类功能的新车,很可能第一时间划入淘汰名单,就像大家已经默认手机都有快充,你现在推出个慢充五小时的旗舰试试?
值得注意的是,当不少传统汽油派悄悄转向混动或轻混路线时,他们更多是在蹭一点智能化热度,又能保留机械可靠性的优势。
但在纯燃油平台一步塞完整套高级辅助系统风险并不低——不仅涉及软件优化,还要考虑硬件冗余、防护策略,以及复杂天气条件下摄像头识别问题。
如果最终落地效果真稳定可用,它会成为行业样本,让更多厂商重新评估规划,比如是否继续维持“燃油=低智驾”的固有印象。
我甚至觉得,如果年底试驾反馈不错,会有人推动法规调整,比如要求主流车型必须标配一定等级以上ADAS,否则销量难保。
所以如果你的下一辆SUV既不用担心续航焦虑,又拥有接近特斯拉FSD体验的智驾能力,你会为了这个理由选燃油吗?
我个人倾向于抱着试试看态度,因为现阶段各家的智驾方案都处于迭代初期,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坑和惊喜,在真实道路环境跑上一两个月才知道值不值票价。
而且我挺期待某天高速路口旁出现这样画面:隔壁道上的司机悠闲喝咖啡,他那辆瑞虎9X安静自主并线,我透过玻璃看到他笑得那么自在,比任何广告词都有说服力。
当然啦,到时候评论区肯定有人问:“咖啡洒了怎么办?”
这事儿嘛,大概由座椅清洁公司赞助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