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堵在车流里,心情烦躁地嘀咕了一句“真烦”,结果车机就像听懂了一样,主动告诉你“下个路口有条小路可以试试”?这可不是科幻电影,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座舱智能化跃进的一个鲜活缩影。更令人振奋的是,支撑起这种智能体验的“大脑”——车机系统本身,其本土化进程也在飞速提升。最新报告告诉我们,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系统的本土供应商占比已经逼近8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中国汽车供应链崛起、本土技术创新迸发的有力证明。

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有驾

本土化高歌猛进,供应链优势凸显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揭示了这一令人瞩目的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乘用车车机供应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了3%,而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本土供应商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本土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美国和欧洲共同构成了全球车机系统市场的绝对主力,占据了70%的份额。具体到国内供应商,德赛西威(DESAY SV)以34.8%的占比领跑,比亚迪紧随其后占据15%,延锋(Yanfeng)也拿下了8.7%的市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强大,以及本土供应商在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以及快速响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他们能够为主机厂提供更具性价比、更贴合本土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深度协同的产业链生态,是本土化率持续提升的核心动能之一。

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有驾

伴随着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化布局,像比亚迪电子、亿咖通这样的核心供应商也随之走出国门,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市场扎根,乃至在巴西、土耳其等地建设新工厂,将“中国方案”和本土化优势进一步带向全球舞台。

AI驱动智能座舱进化,本土芯力量崛起

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有驾

车机系统的核心价值,正在从简单的信息娱乐,向深度智能交互和安全融合的方向急速演进。CounterPoint的报告也强调了这一转变:供应商们正积极适应变化,致力于提供更优质、更互动的用户体验,同时,随着信息娱乐系统开始驱动仪表盘等关键安全功能的变化,确保安全已成为核心考量。这正是智能化浪潮席卷座舱领域的关键所在。

用户对车舱内AI的期待早已超越了过去的“语音命令”,向着更智能、更主动的“AI智能体”跃迁。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手势融合)、主动任务规划、个性化推荐等高级功能,成为新标杆。这无疑对底层的座舱芯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强大的算力、超高的内存带宽、优异的功耗控制缺一不可。敏锐的本土芯片企业早已洞察先机。例如,作为本土座舱芯片领军者的芯驰科技,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重磅发布了其新一代AI座舱SoC芯片——X10系列。这款芯片的亮点之一,就是其高达154GB/s的惊人系统带宽,是当前量产旗舰座舱芯片的两倍以上!

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有驾

为什么带宽如此关键?核心在于支撑AI大模型在车端的本地高效部署。芯驰科技通过与众多车企、算法伙伴深度交流后精准判断,7B参数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能在智能化体验提升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但要流畅运行4-bit量化精度的7B模型,并达到每秒20个token的响应速度,所需带宽约为90GB/s。市面上多数座舱芯片仅60-70 GB/s的带宽显然捉襟见肘。芯驰X10的154GB/s超大带宽,完美解决了这一瓶颈,不仅能流畅运行大模型,还能同时满足多屏显示、多应用并发等传统座舱任务对资源的争夺,确保整个系统运行顺畅无阻。

深植产业生态,本土芯加速AI普惠

本土优势显著,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有驾

芯驰X10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芯驰科技长期扎根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深刻理解本土需求的深厚积累。芯驰是国内为数不多率先精准布局AI座舱赛道的芯片企业,并已积累了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硬实力。其上一代产品X9系列座舱芯片累计量产已超400万片,广泛应用于上汽、奇瑞、长安、一汽、广汽等主流车企的50多款车型。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已达73.4%,而本土芯片方案占比提升至7.4%,其中芯驰科技以3.57%的市场份额位居本土第一,是本土搭载车型最多的智能座舱芯片厂商。在2025年初的10万元以上车型中,芯驰X9系列的装机量更是位列本土品牌首位。这份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量产成绩单,是芯驰赢得客户深度信任的基石。

这种深度的产业协同和对本土需求的精准把握,最终凝聚在产品竞争力上。芯驰不仅与上汽大众等多家车企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实现深度绑定,还与德赛西威、华阳通用、斑马智行等产业链伙伴展开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新一代本土化AI座舱平台的创新。X10系列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在性能、功耗和晶体管密度上相比主流的7nm/5nm更具优势。其架构设计充分考虑了AI大模型本地部署与传统应用并发执行的复杂需求,确保各类任务都能获得充足资源。更重要的是,端侧部署大模型能显著降低云端依赖导致的响应延迟波动,提供更稳定一致的交互体验,并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数据。

芯驰X10的推出,标志着智能座舱向“全民AI时代”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仅有效突破了当前座舱智能化进程中的核心技术瓶颈,更为未来3-5年的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对车企而言,X10显著降低了开发高级AI功能的门槛,加速了产品迭代创新的步伐。这款聚焦于10-20万主流价位区间的芯片,其目标正是让更广泛的消费者享受到AI带来的智能座舱革新体验。按计划,X10将于2026年开启量产,芯驰将继续携手主机厂、Tier 1和生态伙伴,共同驱动智能座舱真正迈入成熟、普惠的AI新纪元。

写在最后:从国产化到引领智能化

2024年中国乘用车车机本土化率近80%的数据,是中国汽车产业链整体实力提升的缩影。从比亚迪、奇瑞等整车厂在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上的高度自主(比亚迪宣称其“三电系统”国产化率超95%,整车本土采购比例达92%),到德赛西威、芯驰科技等本土供应商在智能座舱关键硬件领域的崛起与领先,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中国汽车产业正依托强大的本土供应链、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和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把握,从实现国产替代大步迈向在全球智能化浪潮中扮演引领角色。

未来已来,当我们的座舱不仅能听懂抱怨,更能主动提供贴心解决方案时,支撑这份“聪明”的,大概率就是一颗颗跳动着中国“芯”的强大处理器。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属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自信与骄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