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

那天吃饭,老王突然说他听说长安现在是“央企里的百号”,重庆那边已经挂了牌。说实话,隔壁祥和小区的张师傅本来还以为长安会跟东风“组个团”,没想到现在反倒各自踹开了锅,各走各的道子。股票这事,长安那边涨得欢,东风这边直戳下去,群里早有人大呼“东风凉凉”——听着有点唏嘘,但行内,这种风向拐的快,早习惯了。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饭桌上有人打趣,说长安这次能“破格升”,也不是白来的。这几年,从卖小轿车到造新能源、折腾海外市场,步伐还挺硬气。以前还得看上面兵装集团那一套,什么批材料走流程,朱总那句“以往资源少,现在取之不尽的感觉”,打麻将都能拿来用。现在仿佛打通关卡,不用再层层审批,国补什么的新政也都能沾边点甜头。听群里一个做金融的说,长安融资成本也下来了,弄个新技术子项目都敢往外冒。

技术这事儿,长安那些工程师都快磨出茧来了。他们有一阵钻固态电池,老陈在厂子里摆过回合,说长安“前年还在试飞汽车模型”,旁边的实习生听了都啧啧。还有机器人那摊子,每次去厂里都能看见堆着的服务器,像无人管的小煤炉。有一次技术员透露,固态电池项目其实还会招不少相关人才,内部说的“十年两千亿”,不是纸上画饼。群里有人自测过最新的长安新能源,有反馈那套智能导航用起来比东风的好点,误判率低,尤其重庆那种老城区跑坡道,长安的调校还真扛用,东风的系统时不时飘一下。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海外那块早听销售说起,“海纳百川”是长安内部的口号,往东南亚、中东蹭着机会,去年边检小王还碰到一车长安EV出境送样,车身贴着一堆阿拉伯文。老杨说,群里有一哥们最近在曼谷开长安,说当地人才刚开始用,不过2025上半年长安海外销量逼近30万辆,官方那边说增速一般,实际体验也得慢慢看。听说新能源渗透率首破41%,卖车的段师傅笑称现在没电车就像饭馆没米饭。

不过升格也不是全是顺利。长安厂区物业工作交流群有话,“升级过后,各种新规定,审批手续有些反倒绕圈了,顶层换血带来的麻烦也不少”。还有维修间里老赵抱怨,新政给补的专项技术基金,轮到基层还得多跑几趟批,没想象中快。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倒头看东风那边,最近劣势真是藏不住。年初那会儿差点跟长安拉手,还弄了个不疼不痒的联合公告,谁知道一转眼就互相各自散伙了。东风自主品牌其实以前还分得明白,这两年“多生孩子”,什么岚图、猛士、奕派、纳米、风神一锅端,定位本地养护师傅自己都说“这车型配置分不清,卖哪辆都像是对手”。师傅笑道,“金刚四大,莫名其妙。”技术路线模糊,有点像是在找方向。

还有,东风营销那套,刚跟网红扬子搞了场合作,结果剧本太重被吐槽,群里好几个销售都说“跟着新势力的路数学三成,剩下七成还在喝茶。”一汽的自主品牌情况好点,不过红旗扛大旗,剩下还是得靠合资,如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数据好看可都是给外边“打工”,其实自主部分焦虑挺明显。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这一两年东风净利润简直见了鬼,上半年预警只剩几千万元,群里感慨说“快赶上快递小哥的毛利率”。东风自己也在变阵,宣布合并纳米、奕派和风神做“奕派科技”,师傅活络点说“这就像把白菜帮子和萝卜端一起煮”,说是避免内耗,但架构重组能有啥实质,还真得往后瞧。

技术开放的路子东风也在学长安那招,找华为做智能座舱,不久前又听说一汽和零跑要搞合作。技术师傅嗬嗬地说,“两家都想‘借课本’,但能不能学的会还不一定。”群里说新车出来实地试都要靠自己不信厂家讲得天花乱坠。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小区门口王叔有回调侃,今年啥都像是汽车圈的新周期,不仅大央企三家格局换了样,但其实底下诸多新规也变着样子,前阵刚出了车把手新国标,老雷还吐槽自己的老桑塔纳把手早过时,谁知道哪天这些大公司新政策又牵连到自家的老家伙。

距离2025年还有半年,车友们斗嘴说长安这条“鲶鱼”动了池塘,三家到底谁能把技术和资源捏成“自家的话事权”?这些事也得跑到养车坊里再聊两回,东风和一汽会不会再出奇招,长安自己能否真能推到海外去?反正开着八块一升的油,微信群里各路消息真真假假,等着哪里再折腾点新故事出来。

长安逆袭融资破局,2025销量或逼近30万辆,专家评价稳中破浪-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