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行业将迎来重大转折点,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不少人或许了解到新版国标车会取消脚蹬子,但具体还有哪些变化呢?总结来说就是“2利3严”改变,以后想要换车的需要注意。
二十余年的标准彻底落幕
我国电动车行业发展了三十年,1999年实施了电动自行车的通用标准,明确了脚踏骑行装置这个功能,也就是所谓的脚蹬子。时至今日,已经过了26年,也终于迎来了首次改变。
脚蹬子此前备受吐槽,车主普遍反映其实际用途有限,电力充足时形同虚设,没电时又因设计不合理难以有效蹬行,反而可能缠绕衣物或碰撞脚踝,带来安全隐患。而根据9月将实施的最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电动自行车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这算是新版国标车最大的一个改变,这也意味着以后电动自行车外观会更加一体化,车主们不用特地去违法拆除脚蹬子。同时,以后辨别电自和电摩也不能依靠脚蹬子了。
双重利好:重量和转向灯
新国标在提升实用性方面作出两项重要调整。其一,铅酸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上限由55kg提高至63kg。按照工信部官方的说法是,整车重量增加意味着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有望提升至70公里,缓解续航焦虑。
不过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说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使用大容量电池成本就高,新国标车售价就会提升。可能有部分车型续航确实有所提升,但对于基础款还应该是48V12AH起步,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
其二,新国标明确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且这些装置不计入车身高度和宽度测量。以前不少车主也吐槽过这个点,认为加装这些配件会超标,实则不然。但新标准只是鼓励,并未强制安装。
三重严控:拒绝非法改装
在安全性上,新国标有三道关键预防手段。第一,新标车要求“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这意味着私自更换电池、控制器或限速器的行为,都可能让车辆停止运作,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改装。
第二,对电机最高转速的严格限制。当车速超过25km/h时,电机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这意味着以后国标车不能简单的解码提速,非法提速成本会变高。但新标也并非一无是处,提升了电机爬坡能力,提升了刹车制动效果。
第三,塑料材料占整车重量比例不得超过5.5%。这个规定明显是针对电动车自燃的。但问题是塑料限制会造成新标车外观单一且简单,以前的“小包车”将不复存在。
总结
9月1日实施全新国标,并禁止生产旧国标车,12月1日起禁止销售旧国标车。对此,车主们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选择旧标车,同时也要了解上述所说的新标车变化,权衡利弊和需求后再做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