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认输了!“被迫”承认比亚迪,国产车企内卷背后的秘密!
近,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一番话,在汽车圈炸开了锅!他直言:“整车厂里有电池能力的只有两家,长城汽车算其中一家……”话没说完,但业内人士都明白,另一家指的就是比亚迪。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实则藏着国产车企内卷背后的秘密!
在国产汽车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长城和比亚迪这对“欢喜冤家”的故事,一直牵动着无数车迷的心。曾经,它们并肩作战,共同扛起国产汽车的大旗,互赠商标,携手前行。然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竞争愈发白热化,两家车企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魏建军的这番“被迫承认”,让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再次成为焦点。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2024年,弗迪电池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65GWh,为比亚迪自家400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了动力支持,同时还供货给小米等众多品牌。而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虽然也在努力发展,但装机量不到比亚迪的十分之一,差距显而易见。
回顾两家车企的过往,2023年长城举报比亚迪油箱问题,引发了一场舆论大战。如今再看,比亚迪凭借DM-i混动系统和刀片电池,在市场上大杀四方。刀片电池不仅安全性高,还能支持兆瓦闪充,比亚迪的唐L EV和汉L EV充满电只需几分钟,这技术实力,长城只能望尘莫及。
不过,长城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在越野领域,长城凭借电四驱技术,依然有着一席之地。但面对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强势崛起,长城的新能源转型之路显得有些吃力。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到427万辆,同比增长41%,而长城销量仅有123万辆,2025年一季度还出现了下滑。
魏建军的“被迫承认”,其实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阵痛。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亚迪提前布局,全栈自研,成功抓住了机遇;而长城等传统车企,则需要加快转型步伐,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场国产车企的内卷,背后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市场的争夺。比亚迪和长城,一个在新能源领域大步前行,一个在传统优势上努力突破。未来,它们能否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