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特别是十万块钱左右的家用车,以前咱们老百姓买车,想的就是三大件要可靠,省油耐用就行,别的也不敢多奢求。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你要是没个贯穿式的大灯,没点运动套件,感觉都不好意思跟邻居打招呼。
这股风潮里,长安汽车可以说是玩得最明白的厂家之一。
这不,他们家的一员老将——长安逸动,马上就要推出新款了。
这回改款可不只是小打小小闹,不仅外观上来了个大变样,变得更精神、更帅气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居然在车尾上给你装了一个可以自动升降的电动尾翼。
这东西搁以前,那可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跑车才有的待遇,现在一台普普通通的家用车也给配上了,这事儿就很有意思了。
这到底是厂家为了博眼球搞的花架子,还是真心实意给咱们消费者的一个大福利?
这背后又反映了咱们中国品牌汽车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咱们今天就借着这台新款逸动,好好地聊一聊。
首先,咱们就从大家最关心的外观说起,毕竟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车子好不好看,直接决定了很多人会不会有兴趣去了解它的内在。
新款逸动这次的变化,可以说刀刀都切在了年轻人的审美点上。
最明显的就是车头部分,它换上了一整条贯穿式的LED日间行车灯,这条灯带横跨整个车头,把左右两个大灯连成一体。
晚上点亮之后,不仅辨识度超高,大老远一看就知道是它,而且在视觉上一下子就把车头拉宽了,显得车子更低趴,更有气势,整个车头的精神面貌跟老款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车。
它那个标志性的无边界大嘴格栅也还在,但里面的网格纹路做了新的设计,变得更复杂、更精致了,不像以前那么简单。
再加上保险杠两边原来起装饰作用的进气口造型也重新设计了,几处细节一改,整个前脸给人的感觉就是更精致、更运动,也更符合当下的潮流了。
车身侧面的变化不大,线条还是很流畅,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换上了一套全新样式的18英寸大轮圈。
要知道,轮圈尺寸大一寸,整个车的气场就强一分,这双“新鞋”让它看起来更稳当,也更有力量感。
不过,它的车门把手还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传统机械式拉手,没有跟风用现在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
这一点其实也挺好,说明它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份实用和可靠,毕竟对于家用车来说,简单耐用的东西往往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接下来就是这次改款最大的亮点了,也是最能引起大家讨论的地方——车尾那个新增的电动升降扰流板,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电尾翼”。
这个配置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哇塞”。
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这玩意儿是保时捷、兰博基尼这些超级跑车的专属。
它的作用是在高速行驶时,通过升起来改变车尾的气流,给车子提供额外的下压力,让车身能更紧地贴在地面上,提高行驶稳定性。
当然,把这个东西放在一台最大马力不到200匹的家用车上,它在空气动力学上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上的效果和身份上的象征。
但这恰恰是它最聪明的地方。
你想想看,在城市里开车,等红绿灯的时候,或者在停车场里,你按一下按钮,车尾的尾翼缓缓升起,旁边车里的人会是什么表情?
这份独特性和话题性,是花多少钱做广告都换不来的。
这说明咱们的中国品牌现在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堆配置了,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用一些过去高高在上的元素,来满足当下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仪式感的追求。
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实实在在的“降维打击”。
除了这个尾翼,车尾的尾灯也理所当然地换成了和车头呼应的贯穿式设计,进一步拉宽了车尾的视觉效果,让整个车尾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看完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外观,我们再来看看车子的“心脏”——动力系统。
长安这次也很贴心,给出了纯燃油和插电混动两种选择,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先说纯燃油版,它继续搭载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台代号为JL473ZQD的蓝鲸新一代NE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1千瓦,换算过来大概是192马力,最大扭矩300牛·米。
这套动力总成在长安旗下的很多车型上都在用,比如UNI-V,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检验,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可靠,动力输出平顺,油耗表现也不错。
与之匹配的,预计也还是那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对于绝大多数买这个价位家用车的老百姓来说,大家追求的不是那种极致的推背感,而是日常代步的舒适、省心和长久的耐用性。
所以,这套动力组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稳妥和务实的选择,它不会给你太多惊喜,但也绝不会给你添麻烦。
再来看这次更新的重点,插电混动版的逸动PHEV。
长安这次一下子推出了两种不同的混动方案,这步棋下得就非常精妙了。
这两个方案用的都是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基础,主要区别在于搭配的电动机和电池不一样。
第一种方案,是配了一个140千瓦的电动机和一块容量为9.07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官方公布的纯电续航里程是55公里。
这个版本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清晰,就是那些生活在上海、广州这些限牌城市,买车主要是为了解决上下班通勤,需要一张绿色牌照,但购车预算又比较有限的消费者。
55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覆盖大部分人每天上下班来回的路程了,平时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用车成本很低,周末或者节假日想跑个长途,又有发动机在,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第二种方案就更进阶一些了,电动机的功率提升到了158千瓦,动力更强,同时电池也换成了容量更大的18.4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纯电续航里程也相应地提升到了118公里。
这个版本显然是为那些家里有充电条件,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最大限度地使用纯电模式,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的用户准备的。
118公里的续航,意味着很多人充一次电,可以满足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的日常通勤,非常方便。
而且换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通常被认为更有优势,成本也相对好控制一些。
这种精细化的产品布局,让消费者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车情况和钱包厚度来做选择,而不是被厂家强制安排,这体现了长安对市场的深刻理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