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曾经是“硅谷钢铁侠”,特斯拉是电动车届的“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横扫市场、风光无两。但到了2025年,这个故事的剧本正在悄然改写。
**上个月,特斯拉在英国的销量,暴跌至仅536辆,创下两年多以来最低水平。**而去年同月,它还卖出了1404辆。这意味着,同比下降高达62%!
在今年以来的欧洲市场,特斯拉本就节节败退,英国原本是“最后的堡垒”之一,现在连这块地盘也守不住了。
这是什么信号?很简单:连“最支持”特斯拉的英国人也开始不买账了。
反观其他品牌,尤其是特斯拉曾经最瞧不上的竞争对手们,却在悄悄狂飙:
大众在英国4月电动车销量猛增194%,卖了2314辆。
中国品牌比亚迪直接起飞,注册量暴涨311%,卖出1419辆。
对比之下,特斯拉的536辆简直是“边缘角色”了。
英国的特斯拉粉丝群体,一度是马斯克最忠实的海外拥趸。他们支持特斯拉的技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甚至不少人就是冲着“科技狂人+纯电革命”的双重Buff掏钱买车的。
但现在,这些人也开始犹豫了、质疑了、甚至反感了。
为什么?
首先当然是产品力的问题。
特斯拉在英国市场主打的是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在过去几年几乎没啥重大升级,除了偶尔来点“座椅优化”、“内饰微调”,核心技术、体验、造型基本原地踏步。
更关键的是,竞争对手没闲着。
比如比亚迪,打着“性价比”+“智能科技”的旗帜强势进攻;大众则在ID.家族上越做越顺手,不断推新,还配合金融方案打价格战;就连沃尔沃、起亚、现代这些老牌,也在英国市场拿出超高诚意的电动车款抢份额。
而特斯拉呢?4月数据“血崩”后,还在憋着一口气说:“我们准备6月发布改进版Model Y,大家等等。”
问题来了,你这一等就是几个月,消费者早就跑去别家下单了。
其次,是马斯克个人形象的翻车。
你能想象,一个车企的老板形象,会成为自家产品在市场上“翻车”的原因之一吗?
但马斯克做到了。
他不仅在美国政坛高调支持特朗普,还在欧洲多次表态“挺极右翼”,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屡屡发表争议言论。
这种做法,直接引爆了欧洲市场的情绪反弹。多个国家出现了抗议活动,甚至有激进分子对特斯拉展厅、充电站发起破坏。
换句话说,特斯拉在欧洲的品牌形象正在被马斯克亲手毁掉。
不少消费者表示:“我本来打算买特斯拉,但现在觉得支持这个品牌,就是在间接支持一个极端主义的亿万富翁。”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人物反噬品牌”的经典案例。
还有更现实的一点——价格没优势了!
2023年,特斯拉全球降价被很多人称为“价格屠夫”;但到了2024、2025年,不但降价效应基本耗尽,比亚迪、MG、名爵、极氪等中国品牌在欧洲直接卷到你根本跟不上。
而特斯拉的“毛坯车”定位(即不送导航、不送真皮、不送辅助驾驶功能)在欧洲愈发显得抠门和低性价比。
你一台Model 3起售价30,000英镑起,别人比亚迪海豹21,000英镑起,内饰还豪华,辅助驾驶还全配,配置直接拉满。
消费者不傻,钱包也不宽裕。你不提升价值感,人家自然转身离开。
别忘了,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全球销量和利润都没达标,已经被资本市场疯狂敲打。马斯克本人前阵子也松口,说自己“要减少参与特朗普事务,把重心重新放到公司管理上”。
这话听起来是“悔改”,但听多了他的“嘴炮”,投资人和消费者都有些麻了。
特斯拉官网上,目前Model Y改进版预计6月交付。问题是:现在已经5月,订单还没看到回暖,市场情绪依然低迷,能不能“回血”,还是个未知数。
英国市场的下滑也只是欧洲困境的冰山一角:
在德国,特斯拉因环保问题被抗议;
在法国,Model 3销量已被雷诺Megane E-Tech超越;
在挪威,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被小鹏与比亚迪不断吞噬。
整个欧洲,已经不是2020年那个等着特斯拉“领导新能源革命”的欧洲了。
他们开始清醒,开始选择更多元、性价比更高、更符合本地审美和法规的品牌。而特斯拉,仿佛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愿醒来。
这时候再看特斯拉英国区4月仅536辆销量,就不只是一个市场问题了,而是一场“信仰崩塌”的连锁反应。
马斯克曾说:“我希望特斯拉成为一家不受任何政党影响的科技公司。”
但现实告诉我们:当你把个人政治倾向带到产品之上、当你忽略本地消费者情绪、当你对竞争趋势视而不见时,再伟大的品牌也会被市场无情抛弃。
英国只是个开始。
欧洲的警告已经响起,特斯拉能否自救,就看这个夏天了。
如你需要,我还可以为这篇文章生成头条/百家号/公众号平台适配的摘要段、配图建议、评论引导句等。是否继续处理下一篇内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