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聊一件事,说有一款摩托车,在国外简直卖疯了,两年时间不到,在全球各地就卖出去了50万辆。

从印度孟买的大街,到英国伦敦的小巷,再到日本东京的街头,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这款车叫皇家恩菲尔德的Hunter 350,是一款复古造型的摩托车,关键是它在印度的价格,换算成咱们人民币,只要一万二千五百块钱。

听到这个价格,估计不少人的心都跟着痒痒了,这么帅的车,这么便宜的价格,要是来咱们国内,那还不得抢破头?

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有驾

可问题就出在这,这辆在全球都这么火的车,偏偏就没有进入咱们中国市场。

这就让很多人犯嘀咕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咱们的市场不够大,人家看不上?

还是说这个牌子对咱们有啥偏见?

其实啊,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背后的一笔账,咱们得好好算算,算明白了,你也就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辆Hunter 350确实有它吸引人的地方。

你看它那个样子,经典的复古圆灯,水滴形的油箱,一体式的坐垫,整个就是一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街头“咖啡骑士”的范儿。

而且厂家还挺会玩,2025款新出的配色叫什么“里约白”、“东京黑”、“伦敦红”,一听就特有国际范儿。

再看它的配置,用的是一台349cc的单缸风冷发动机,最大马力有20.2匹,峰值扭矩27牛·米。

这个数据说实话,在同级别的车里头不算亮眼,你要是追求那种拧油门就往前窜的刺激感,它可能给不了你。

但它的定位很清楚,就是城市通勤和周末休闲。

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有驾

在这个场景下,这个动力完全够用了,红绿灯起步不拖沓,日常超个车也挺利索。

再加上它配了滑动离合器,新手捏离合换挡的时候不容易熄火,手感也轻巧顺滑,对刚入门的朋友特别友好。

还有像日本SHOWA品牌的后减震、新改良的790毫米坐高座椅、LED大灯、手机充电口、能连手机APP的导航功能,这些配置都让它在复古的外观下,用起来又很现代、很方便。

好了,车的好处咱们说完了,现在就该说到最核心的问题了:这么一辆看着哪儿都挺好的车,为什么就是不来中国卖呢?

尤其是那个一万二千五百块钱的价格,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

这事儿的关键,就出在这个价格上。

咱们必须得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个一万二千五的价格,是它在印度本土的价格。

皇家恩菲尔德这个牌子,虽然听着是英国血统,但现在是地地道道的印度品牌,在印度那就是“国民神车”的地位,跟咱们这儿的五菱宏光差不多。

它在印度有自己完整的生产工厂,有合作了几十年的零配件供应商,生产规模巨大,所以成本能控制得非常低。

这就好比你在自己家地里摘根黄瓜,成本几乎就是点水和肥,可你要是想在北京上海的精品超市里买到这根黄瓜,那价格可就得翻着跟头往上涨了。

现在,咱们就来沙盘推演一下,假如这辆Hunter 350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它的价格会经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首先第一道大关,就是各种税费。

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有驾

一辆进口摩托车,要交的税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它是一个“组合套餐”,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

这些税率加在一起,根据排量和价格不同会有浮动,但一个比较普遍的估算是,至少会让车子的成本价上涨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更多。

这么一算,那1.25万的底价,还没进国门呢,就已经奔着快两万块钱去了。

迈过了税费这道坎,还有第二道更关键的关卡,叫做“3C认证”。

这个认证可不是说你花钱就能过的,它是咱们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国家标准设立的一道强制性门槛。

你的车子大灯亮度够不够咱们国家的标准?

刹车性能过不过关?

尾气排放能不能达到咱们最新的环保要求?

喇叭的声音是不是在规定分贝之内?

这些条条框框都得一一对上。

如果印度的标准跟咱们的不一样,那对不起,你就得改。

为了中国市场,你得重新设计一些零件,修改发动机的电脑程序,甚至更换整个部件。

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有驾

这个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非常高,几十上百万的认证和改造费用打不住。

这些钱,最后也都会平摊到每一辆车的售价上。

等它好不容易通过了所有的认证,可以合法地在中国卖了,接下来第三笔开销就来了: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

车子总不能放在港口卖吧?

你得在全国各地建立销售店,得有售后维修点,得有零配件仓库,得有物流运输体系把车从仓库运到店里。

这些还不够,你还得打广告,让中国的消费者知道你这个牌子,了解你这款车。

这一整套商业运作下来,又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咱们把这三笔大账加在一起算一算,你觉得Hunter 350到了中国,最终会卖多少钱?

一万二?

那绝对是天方夜谭。

一个比较理性的估计是,它最终的零售价很可能会落在2万8到3万2这个区间。

好了,现在我们拿着这个比较真实的价格,再回过头来看看咱们国内的摩托车市场,你会发现,情况一下子就完全不同了。

这车全球爆卖50万辆,为何国内不见踪影?-有驾

在三万块钱左右这个价位,咱们中国的摩托车市场那叫一个“神仙打架”,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程度。

Hunter 350如果以这个价格进来,它要面对的对手可都是一群“狠角色”。

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像是春风、奔达、QJMOTOR、无极这些,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快。

它们推出的同价位车型,在配置和性能上,几乎可以对Hunter 350形成“碾压”之势。

咱们来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同样花三万块钱,你买国产复古车,很可能买到的是动力更强、散热更好的水冷发动机,而Hunter 350是风冷;你买到的国产车,可能前后都配了ABS防抱死系统,甚至还带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安全性直接拉满,而Hunter 350在安全配置上就显得比较基础;你买到的国产车,可能用的是全彩的TFT液晶仪表,能连手机、能投屏,科技感十足,而Hunter 350的仪表还是传统的指针加小液晶。

在这种情况下,Hunter 350最大的卖点——那种纯粹的复古味道和品牌历史,在这些实打实的、更强劲的性能和更丰富的配置面前,还能剩下多少吸引力呢?

对于咱们越来越懂车、越来越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这个“情怀”的溢价,可能就不那么香了。

所以说到底,皇家恩菲尔德不把Hunter 350带到中国,不是不重视咱们,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太“重视”,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发现这块骨头不好啃。

他们很清楚,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了,不是随便一个洋品牌挂个标就能躺着挣钱的时代了。

咱们这里的消费者见多识广,咱们这里的本土品牌实力强劲。

与其冒然进入这片竞争惨烈的“红海”,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还不如先在自己有优势的市场里稳扎稳打。

这其实不是胆小,而是一种非常理性的商业决策。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摩托车工业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成熟。

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壁垒,让那些想只靠品牌光环来分一杯羹的外国产品,不得不好好掂量掂量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