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带劲的!
什么带劲?
就是那个曾经被咱们车圈儿贬得一无是处的“增程式”,它…它…它竟然时来运转了!
而且,连上汽通用都躬身入局了!
这世事变迁之快,真叫人应接不暇!
想当年,增程式这玩意儿,在不少“技术控”眼中,简直就是个笑柄。
缘何?
因为他们认定,这纯属画蛇添足!
纯电不挺好吗?
插混不环保吗?
你增程,燃油发电,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可眼下呢?
诸位,风向变幻了!
今年,增程车宛如神助,销量一路攀升,将纯电与插混远远抛在身后!
理想、问界,哪家不是倚仗增程卖得风生水起?
四十万的车,月销两万辆,这战绩,简直令人咋舌!
更出人意料的是,宝马、小鹏、小米,这些响当当的牌子,也开始着力布局增程车型。
甚至连先前对增程不屑一顾的上汽通用,也加入了这场“趋之若鹜”的盛宴!
这究竟是何故?
莫非是集体转变思路了?
依我看来,此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增程式的“逆袭”,背后蕴藏着诸多值得玩味之处。
先说,纯电车确有其软肋——电量焦虑!
尤其是在咱们中国,地广人稀,充电桩铺设又不均衡,驾纯电跑远途,简直就是一场胆战心惊的冒险!
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个补能点在何处,剩余电量是否足以支撑。
那种电量耗尽的窘迫,经历过的朋友都心知肚明!
增程车呢?
它好比给纯电车装了个“后备电源”,电量告罄,燃油发电,照旧驰骋!
续航轻松突破千公里,直接消弭了里程忧虑!
这对于那些时常奔波于长途,或居住在充电不便区域的朋友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再者,科技也在日新月异。
早先的增程车,确实存在油耗偏高、能量损耗大的问题。
然而,如今的增程车,电池容量更大、引擎效率更高,油耗已与插混相差无几。
零跑C11增程版,直接实现了1200公里续航;小鹏新车,更是放出1400公里的豪言;就连宝马也在暗中发力,计划明年新X7采用800V高压快充技术,纯电续航直指1000公里!
这些数据,并非空穴来风。
它们背后,是车企们在电芯、引擎、能量管理等领域的持续精进。
他们千方百计压榨每一滴燃油的潜能,竭力降低油电转换的损耗。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还有,成本也在下探。
伴随规模化生产的推进,增程车的身价势必愈发亲民。
未来,15-40万这个区间,定将涌现出琳琅满目的增程新车。
届时,消费者的选择将更为丰富。
当然,定有人会质疑,增程车终究还是烧油,不够绿色!
但我想说,绿色转型并非一蹴而就。
在纯电基建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增程车至少能让你在享受电动驾驭感的同时,免去续航之忧。
它是一种过渡方案,一种更贴合实际的选择。
而且,我们也不能无视消费者的诉求。
理想L9能月销破万,问界M7在四十万价位卖到断货,这说明什么?
说明大家看重“实用”二字!
舒适的座椅,悦耳的音响,再加一个能发电的油箱,这组合,就是备受欢迎!
设想一下,你驾驶着一辆增程SUV,车身线条流畅,宛如夜幕下的一道流光,内饰则采用触感细腻的皮革包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轻踩油门,引擎低沉的轰鸣声传入耳中,动力随之而来,推背感十足。
在高速公路上,它稳如磐石,将路面的颠簸过滤得干干净净,让你尽享驾驶的乐趣。
归根结底,技术路线的争辩毫无意义,能解决痛点才是王道。
纯电车再出色,充电不便就是硬伤。
尤其是在北方严冬、节假日高速,谁经历过谁明白!
增程车现在左右逢源:日常代步用电划算,长途旅行加油便捷,完美契合国情!
所以,各位,别再纠结增程车是否“多此一举”了。
开过增程车的都清楚,焦虑感大为减轻!
技术路线有何可争?
能化解难题的就是好车!
车企竞相投入增程,还不是因为消费者确有需求?
正如《孟子·告子上》所云:“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消费者对实用性的追求,如同口之于美味,是共通的。
各位车友,你们对增程车作何评价?
是觉得它物有所值,还是认为它仅仅是个“权宜之计”?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咱们一同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