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7款增程SUV扎堆上市,纯电续航300公里成新门槛
今年新能源圈子里,说起增程车,不少老车友还会皱皱眉头。前几年在小区群里听人聊起来,“这玩意儿不就是油改电的权宜之计嘛”,可最近风向变了,越来越多的新车型都悄摸着上了大电池、长续航的增程动力。翻了翻新一批申报信息,下半年一下子冒出来七八款重磅新车,全是标配大块头电池,有几台纯电能跑到三百公里开外——真不是吹牛皮。
先说那台神秘的小米增程SUV。之前SU7和YU7闹得沸沸扬扬,这回又传出个内部代号“昆仑N3”的中大型SUV。这事我还是听做汽修的表哥顺嘴提过,说小米现在玩科技那一套挺溜,但造大件儿还是第一次。具体啥样没人见过实物,不过按他们家路数,大概率不会太保守。我邻居老杨倒是等着看热闹:“要是真有小米出的五座/七座大家伙,还带自研系统,那估计又得抢断货。”不过目前除了名字和定位,其他都是雾里看花。
再瞧问界M7这一茬,上次M8卖火以后,新M7也没闲着准备换代升级。有意思的是,新平台叫魔方,据说轴距拉到三米开外,整车比现款更长些。我混的那个华为售后群有人自测爆料,高配版纯电能顶到300公里左右(但到底是不是工信部标准还两说),综合下来满油满电跑1500km不是梦。他们技术员私底下讲,现在用的大容量包加上优化过的增程器,比早期省心不少,就是维修起来模块化多了点,“以前坏个逆变器全拆,现在拎出来就行”。华为这牌面,再加上问界原本积攒的人气,这波升级不少准客户都盯着呢。
智己LS6也是个狠角色,本来主打纯电市场,这回直接推出52.1kWh、65.9kWh两种版本的大块头动力包。据一个销售私聊时透露,他们后台数据290-360km之间(实际路况浮动很大),而且空间跟同级别比起来没缩水多少。我朋友去年买了一辆LS6纯电脚踩深点就掉表,他现在琢磨要不要置换成这个新的增程版。“万一价格杀下来,”他说,“搞不好真能搅局。”还有同系列LS9也要跟进,一起发力中大型市场。不过有师傅吐槽:智己内饰缝线细节有时候容易翘边,用久了记得检查下,不然时间长爱卡脖子。
奇瑞风云T11其实蛮低调,但身板一点不含糊——5205mm长度+3120mm轴距,在我看来已经快赶上MPV尺寸。当初T6刚上市的时候,有人觉得风云系列分出去会水土不服,可结果销量稳步往上涨。这次T11方正造型据说灵感来自早年间越野硬派设计,我一个做钣金喷漆的小伙伴抱怨:“这么直棱直角,一碰撞维修费死贵!”不过喜欢宽敞空间和沉稳气场的人应该会喜欢,而且配置方面常规冷门选项像自动空气净化、自适应远光灯这些都有提及,只是宣传时经常被忽略掉。
轮到小鹏G01登场,这台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鲲鹏超级动力系统。前阵子技术发布会上工程师吹牛说12分钟充80%(5C超充),虽然实际落地肯定受限于桩位条件。但430km理论纯电脚踏实地摆在那里,对通勤族来说诱惑力十足。有消息称G01其实基于G9底盘开发,会推六座布局,我猜适合家庭用户或者拼娃党。而且,小鹏最近开始注重OTA更新频率,有段时间我的P5隔三差五弹窗提示升级,看样子他们软件团队确实加班猛干活儿。不过老问题也没完全解决,比如语音助手识别偶尔抽风,还有导航规划绕远路这些“小毛病”依旧让部分老司机无奈摇头。
合资品牌这边,上汽通用别克至境L7算是一股清流吧。一位上海本地出租司机告诉我,他试驾完L7最大感受就是“安静、省心”。搭载1.5T发动机+252千瓦高功率驱动单元,加速成绩官方写的是百公里不到六秒——他笑称:“对咱这种拉活的不太重要,但坐后排是真的舒服。”CLTC工况302km纯电脚踏实地放那,要不是价钱稍微高点,小区楼下好几个叔叔阿姨估计早入手。另外至境L7带40.2度磷酸铁锂包,用料厚道但重量偏重,所以轮胎耗损速度比普通轿车快些,每次保养技师都会特意叮嘱注意胎压调整,否则影响操控体验。
零跑C18则属于后来者追赶型,大型SUV架构直接把轴距拉到了3米以上。据坊间传闻,它极可能20万以内起步价切入市场。如果属实,那对那些预算有限但想一步到位买“大块头”的家庭简直利好。今年春天去零跑4S店蹭茶水时遇见两个老哥在争论:C16空间虽够用,但总觉得横向舒展不足;而C18主打宽体布局,第三排成年人坐进去腿脚还能伸展,不像某些竞品只适合临时应急。他们家冷门配置比如全景星空顶、智能香氛系统等,经常被年轻客户点赞,就是维修周期略长,要提前预约才行。不少技师吐槽备件紧俏,经销商偶尔还拿不到货,只能慢慢等厂家调拨,很考验耐性啊!
最后插一句,其实现阶段很多原本专攻纯电子路线的新势力,也纷纷转投或补齐了增程序列。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研发周期缩短导致产品线迭代飞快;另一方面用户需求越来越细分,比如北方冬天怕亏电、南方城市堵堵停停都需要更灵活选择。所以你现在去汽车城逛一圈,会发现连一些平日“不务正业”的二手贩子,都开始琢磨怎么收购准新状态的大容量增程车型转手倒腾。“行情涨跌难预料,”楼下一位修理厂老师傅拍桌念叨,“谁抓住续航谁吃肉。”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文中,包括销售口述、小区群讨论及相关行业从业者描述等渠道整理汇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