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说起青岛秋季国际车展,心里总会冒出一个问题——咱现在到底还需要看什么车展吗?明明网上搜一搜、抖音刷一刷,什么新车型、配置参数、油耗对比,全能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你要说,车展真没用吗?还真不能一票否决。这不,今年的青岛秋季国际车展又在会展中心闹腾开了,走个现场,你才会发现,原来咱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远远不止一份数据那么简单。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小时候车展就像庙会,顶多凑凑热闹,能看看跑车、大皮卡,摸一摸方向盘,合影发个朋友圈就算没白来。现在的车展,早已经不是单纯秀汽车的场子了,它其实是一场“全民大联欢”。你看,那些厂家,国产的、进口的、新势力的,大大小小几十上百个品牌在同台飚技术、斗设计,各家都把自己的家底掏了个底朝天。原来很多高高在上的技术,如今也成了标配,比如什么超快充、大电池、长续航,以往是土豪象征,现在却成了“要不你就别卖电车了”的门槛。
而且你看参展阵势。什么鸿蒙智行、小米汽车、比亚迪、特斯拉,这几个名字单看字面就能让一半年轻人心跳加速了。今年新品都往青岛赶,小米新车、问界新款、还有那些“理想、极氪、岚图”,基本是“名车大团结”大联欢现场。你说这车展有啥意思?意思可太多了。
我就在想,现在汽车到底代表着啥?以前也许只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工具,现在它还代表着家庭日常、消费升级,甚至是技术变革。青岛市今年还专门弄了一个神操作——你只要买15万以上的新车,还有车险,最高能补贴8000块。补贴这件事有啥微妙变化?这是政府在明面儿告诉大家:都买吧,现在是入手的好时候,我们掏腰包给你助力。很少有哪个消费品产业还能受到这样大力度的“关爱”,你说汽车是不是国民经济的主心骨?
车展现场其实才是最能看出行业走势的地方。今年几个特点,一是自主品牌“自信到牙根”了。现在谁要说“中国品牌做不出好车”,估计会被下面车主喷到没脾气。你随便看看现场,什么电池安全、智驾、全新设计语言,国产车不但拼空间、拼配置,现在连设计美学和智能生态都一起上。过去说手机是国货翻身,现在汽车也是科技报国的新赛道。
再就是“新势力”把智能汽车玩出了新花样。比如鸿蒙智行动不动就把座舱升级成手机一样。新势力们已经开始不满足于“跑得快、能续航”,更多在乎你坐车像用手机一样顺手好玩。语音助手、自动泊车、座椅按摩、远程启动,原来是少数人的“黑科技”,现在觉得没有都不太好意思卖。
外资合资品牌这次有点意思——全线都在“电动化、本土化”。你看看奔驰宝马奥迪,没见几辆纯燃油,新能源一整排,设计和配置全奔着中国用户口味去。以前是“老外车”来中国捞金,现在才是真正说着中国话打中国牌。有意思的是,一些合资大牌,已经频繁请中国设计师参与团队研发。汽车智能化说到底,还得适应本地市场。国际品牌不甘示弱,不愿意就这样退出王座,他们在技术、配置上下猛药,中国老百姓花的钱,买到的体验和以前真不是一个级别。
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车展其实是一个直接感知“中国制造升级”的机会。不管你买不买车,哪怕是“云看车”,你都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风向变了。智能、环保、舒适豪华,这些词汇现在真的浮出水面,实打实落在每辆新车上,再也不是PPT上的花活。
再说点大家没那么关注的小细节。车展肯定是看车,但是大量车模、机器人、互动体验同样吸引人。不是所有人为了买车来,大部分人只是体会氛围。谁会想到,看个车展,还能跟“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合影,还能偶遇抖音那堆网红,每个品牌像办大party一样。现场是金发碧眼的国际模特,也是山东大汉小伙的现场互动,总有一款让你觉得“来值了”。这种体验,其实也是汽车工业进步的一部分。它让消费变成体验,让劲头变成热情。汽车厂商不仅要比拼产品,也在比谁能更让人“玩嗨”。
说到这里,有没有人觉得,咱们其实正在经历一场汽车消费观念的大转变?以前买车讲究的是耐用、修得方便、便宜省油;现在更看重智能氛围和驾驶体验,家庭主妇希望智能辅助停车,老年人琢磨座椅舒适,年轻人更关心屏幕操控、语音识别、车内氛围灯。汽车不再是个冰冷的代步铁壳,而变成了家里的“第三空间”。这种观念完全是被大众需求和厂商创新共同推动起来的。车展就像个窗口,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大家知道,现在汽车和过去真的不一样。
还得提一点,今年车展的“百花齐放”还靠整个产业“比着卷”。你看看什么大疆搞无人机,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小米、华为奔着“智能生态”下血本,这背后其实是在抢占下一个移动终端的心智流量。手机市场几乎饱和,汽车还没被彻底“互联网化”,现在谁能抓住智能汽车的红利窗口,谁就有机会成为新一代“流量入口”。以后可能你买一台车,不是因为动力有多猛,而是因为跟你的手机、家电、智能设备完美连通。青岛车展只是一个城市现场的缩影,全国各地都在上演这样的科技变革。
当然,车展的火热,还有一个很现实的背景就是中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和更新需求巨大。车市民间有句话,“铁打的刚需,流水的车型”。无论油价怎么疯涨,新能源怎么补贴,中国人对于车的热情只会有增无减。年轻人裸辞也得有辆自己的座驾,城市通勤谁不想有点个人空间?再加上政府补贴、厂家让利、车企卷价格和配置,大家现在买车真的比过去更划算。哪怕你现在还不是买家,难保哪天不心血来潮,到展会上“碰运气”就下单了。
说到底,这场车展是一次行业全景展示。新品牌登场,老品牌不放弃,技术不断刷新,体验越来越丰富。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咱们到底追求的是更智能的汽车,还是更自在的生活?我觉得答案不用纠结——智能的工具带来生活的自在,科技参与消费其实就是为了让人开心。如果汽车因为更聪明,让你出门不再烦心,回家更有安全感,家庭出行更舒适,那行业再怎么卷、再多新花样,最后都是落脚在人的幸福感上。
车展热热闹闹,能看到中国制造越来越牛气,外国品牌越来越会“讨好”中国用户,能看到消费补贴、智能驾驶、科技美学一步步走向寻常百姓家。你说今年去不去车展?我觉得不一定非要买车才值得去。你会发现,这里早已不只是几个铁皮盒子的聚会,而是一个能让你重新理解消费、科技和生活关系的舞台。去看看,没准见识见识新的有趣东西。毕竟,有什么比亲自感受一下时代的变化,更让人兴奋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