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

9月下旬工信部出了个新规,说全隐藏式车门把手以后不能用了。这消息一出,好多人都松了口气。我身边好几个开新能源车的朋友,早就被这玩意儿整怕了。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北方冬天特别冷,车停一晚上,门把手直接冻住,打都打不开。有人试过拿热水浇,也有用吹风机对着吹的,还有人干脆在车上备个小喷壶装温水,就为了早上能顺利上车。你说这设计是方便还是添乱?

特斯拉前一周刚说要重新设计门把手,说是想让紧急情况下开门更直观。这话听着挺诚恳,但其实大家等这一天等太久了。以前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航空级设计、风阻低、好结果呢?一到关键时刻掉链子。

更吓人的是,万一撞车了,电路一断,门把手不弹出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不是开玩笑吗?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啊。

现在不止特斯拉,比亚迪、问界也开始改了。问界M8上了半隐藏式把手,还带机械解锁功能,就算整车断电也能拉开车门。宝骏云海更实在,八九万的车,直接用传统把手,宣传还说“回归本源”。我觉得这才叫懂用户。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开车不是拍广告,不需要天天摆造型。你图那点颜值,结果换来一堆麻烦,值吗?把手露出来能咋地?又不会少块肉。

这边门把手的事还没完全解决,另一边全景天幕也开始被砍了。10月7号特斯拉新出的平价版ModelY和Model3,直接把玻璃车顶去掉了,其他智能配置一点没减。网上一片叫好,都说这不是减配,是升级。

当初全景天幕刚出来的时候,宣传得多美“抬头看星星”“沉浸式视野”。现实呢?车顶全是灰,鸟屎落一块,擦都擦不干净。夏天太阳一晒,车内热得像蒸笼,脑袋贴车顶都能烫出包来。

北京有个蔚来ES6车主,每年夏天都要贴铝箔棉遮阳,秋天再撕下来,跟搞卫生一样。还有人花一千多买官方遮阳帘,ModelY那个单片就要八百六。这不是变相收智商税吗?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为啥车企都喜欢用全景天幕?说白了就是省钱又省空间。新能源车底盘塞电池,车内高度本来就紧张,玻璃顶比金属顶薄,能多挤几厘米。而且成本低,传统天窗三四千,全景天幕一千五搞定。省下的钱可不少。

可用户体验呢?没人管。不能开窗,不通风,也没标配遮阳帘,全靠车主自己想办法。这哪是为用户考虑,明明是为财报考虑。

老一辈车企其实很会平衡。保时捷911的门把手,看着低调,风阻低还能快速打开。1954年奔驰300SL那款鸥翼门,虽然夸张,但解决了当时引擎盖太长的问题,既实用又有型。这些设计几十年后还在被人夸,就是因为没丢根本。

反观这几年一些新势力,有点像当年手机厂商拼参数,什么都要模仿特斯拉。隐藏把手、无物理按键,全都往大屏里塞功能。开车的时候还得低头翻菜单找空调,这不是逼人分心吗?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取消物理按键确实能降成本,可代价是安全。驾驶过程中每多看一眼屏幕,风险就多一分。这种“创新”不要也罢。

汽车行业不是没走过弯路。70年代福特Pinto油箱放得太靠后,一撞就着火,公司算了一笔账,发现赔偿比召回便宜,就不修。结果出了人命才被迫改。阿斯顿·马丁那款楔形车,造型前卫到没人敢买,老客户跑了,新客户没来,最后成了笑话。

这些教训就在眼前,新能源车企不该重蹈覆辙。

今年小米SU7出事,引发了对智驾系统的讨论。理想i8和乘龙卡车的碰撞实验也有争议,对方还说测试不真实,呼吁行业别瞎搞。这些问题不只是硬件上的,软件、算法、自动驾驶逻辑更复杂,隐患更深。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好在工信部这次把话说清楚了,设计再好也不能越过安全底线。

真正的科技感,不是看起来多酷,而是用起来顺手、安心。技术应该藏在背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不是天天提醒你“我很先进”。

新能源车还在成长阶段,犯点错正常。但现在能意识到问题,开始往安全实用的方向转,这是好事。

希望以后车企多听听车主的声音,少搞些自嗨的设计。我们买车是为了出行方便,不是每天跟车斗智斗勇。

特斯拉取消门把手还砍掉天幕?新能源车不再玩花活,安全才是硬道理-有驾

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真不如一个靠谱的门把手来得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