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

听说享界S9T定价30.98万元起,9月21日也要正式交付了。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讨论,这“华为首款旅行车”是不是要冲击一下汽车圈?是来震撼还是来陪跑的?这事值得琢磨。先问自己:我们当下到底想买什么样的车?是想买“科技范儿”还是“家用兼顾”?是装逼的面子还是实际的里子?

别看发布会上各路大佬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咱老百姓买车还是得算细账。先不说别的,三十多万的定价,直接跟主流合资豪华品牌对上了。很多人嘴上喊着支持国产,真到掏钱那时犹犹豫豫。这就有点像你平时说喜欢喝咖啡,真让你一天五杯你又嫌食道灼烧。这车是不是像发布会上说的那样,真心不一样,对得起这钱?是噱头还是真创新?

说实话,这车放在展厅里那确实挺有样。仙踪绿、流光银这些车色挺吸引眼球,黑曜套件一上,红色卡钳,专属轮毂,乍看有点“土豪味儿”,但又不俗气。智能电子外后视镜还特别提了,无惧雨雾。噱头能不能转化成实际体验?以前很多车写着“智能无敌”,消费者用两天就给摔了,这事你是不是也碰到过?

发布会上说得很多的一个词是“空间”,大五座、1962mm乘坐空间、*729L后备箱容量*,还能变出一个2.2米“露营房”,这配置确实让人蠢蠢欲动。大家都说出门要自驾、要露营、要诗与远方,可你真把自行车、帐篷、高尔夫球包都塞进去,这车是不是真的装得下?只要你不是抱着钢琴下乡,估计也用不完。而且还带两个220V电源,户外拍拖、野营烧烤、边听歌边煮咖啡这种场景,给你安排明白。

那咱回到一个核心问题:这些“人性化”的设计,真的让人觉得幸福吗?比如说座椅加热、按摩、零重力副驾、车内健康座舱、冷暖箱……这些到底是必需品还是宣传用词?有时候觉得咱中国人买车特爱“堆配置”,恨不得连马桶都接入大屏。一辆旅行车,卖点除了舒适、空间,剩下的就是“科技”,那这些智能座舱有多少能落地到生活里?还是买回来两年后全是“鸡肋功能”?听起来高端,用起来寡淡,这是近几年的国产新车经常掉坑里。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比如发布会上拿出超十屏中控,大屏满天飞,后排可以变投影幕布看电影,25扬声器环绕音响,什么影院模式、无麦K歌,说的全是未来科技。可是粗浅问一句,后排真有人投影看电影吗?一家人自驾出行,都安静坐车里看电影?多半还是手机追剧。音响是很震撼,可你真听得出来1000W和2000W的区别吗?你一边开车一边关心的是音质细节,还是外面红绿灯?大家噱头堆得密密麻麻,回归本质——开车舒适、安全、省心,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是都照顾到了?

说到安全,其实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华为乾崑智驾ADS 4、36个高精度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矩阵、防碰撞4.0、开门守卫、Spotlight预警、六横八纵车身、15层电池防护、9气囊、健康座舱、S级整车通信认证……这一串功能下来,感觉像是买了个移动航母。可问题在于:安全这事儿,除了堆料,软件调校才是硬道理。新势力车主天天在网上发事故投诉,智能驾驶的“幻觉刹车”、泊车系统罢工,你见得够多了吧?这些功能实际表现如何,关键得看长期口碑。华为做手机厉害,做车到底能不能把“金刚脑”安到轮子上?时间会证明,咱不多下结论。

说白了,现在“智能化”正变成新车投放的标配。大家比拼谁能“解放双手”:能不能一键泊车?能不能自主变道?跟车绵不绵?高级是高级,就怕用了两个月全是“灵异事件”,最后还得自己老老实实驾驶。质保期一过,功能“升级”得买包,维修也“不便宜”。这类车没过几年,软件维护就成大坑,谁能真做到“用得顺心”,才有人心里服气。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在性能层面,这车主打一个“好开好坐”。800V巨鲸电池、801km续航、15分钟充电到80%、增程版1305km续航,这些数字一亮出来,直接叫板特斯拉和理想。可是你真琢磨,纯电续航都看工况,CLTC和WLTC,那是实验室里的理想值,京沪高速随便一踏就见底。增程版说油耗6.15L/百公里,真在北京早晚高峰堵车试试。大家车圈炒电炒油,这些数值到底有多少“水分”?用两年,再看看官方有没有“缩水神兽”。而且充电速度和补能体验,一线城市或许很美好,到了三线四线,那就真的见分晓了。

再一个,大家可能忽略了,这车并不是唯一旅行车。蔚来、理想、极氪、其它合资都有同类,不是没得选。华为这次横插一杆,能不能撕开市场“破圈”,全靠“体验说话”。3X万的标配价格,能不能盖过“品牌滤镜”,让那些拿着钱的人跳过奥迪宝马去买华为北汽合作款,这心理门槛不是轻易能过的。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圈流行一句话:“软件定义汽车”。华为做手机积累下来的技术,真能颠覆传统造车吗?鸿蒙智行、途灵平台、超强交互、大数据协同,这些词堆出来瞪着眼睛看挺吓人。财富和资源的确堆出来了一个“新物种”,可国产车你不能总走“PPT造车”的路。有的人拿着官方宣传册就当说明书,有的人打开车就想当移动办公室。最后结果往往是“三分钟新鲜”,两年之后变成“二手车市场的心理阴影”。

另外我觉得一个很值得问的问题:你买这个车,想的是“出发”,还是“归宿”?是为生活添把火,还是为诗与远方造平台?每个人都说想“忠于自我,自信洒脱”,可最终你会发现,车只是个交通工具。那些年宣传的“热爱、自信、自由”,最后都踩在油门刹车之间。买车那一刻大家都是少年,开两年都是中年。车的意义,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再牛、功能再多,还是得用着顺心,修着省心。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这两年咱们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以前买车只有合资,后来国产、新势力越来越强。技术、智能、舒适、安全,大家都是一把手堆着卷。可市场不是比赛PPT,还是最后买单的消费者说了算。享界S9T能不能带你驰向远方,是“新能源旗舰”还是“下一个无人问津”,等交付了看口碑——用技术感动人心,比代言人喊口号靠谱多了。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华为首款旅行车发布,定价三十多万,配置空间引发讨论-有驾

最后有句话敲黑板:不是所有的豪华都要高消费,不是所有的智能都能变成幸福。你买车是给自己更大的空间,不是给车企更高的估值。吹得再牛,不如回家路上,静静坐在副驾,听着你喜欢的歌,看看外面路灯闪耀。那才叫生活。至于华为这款旅行车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神话,我们一起等时间给个答案。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