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终有偿还之日。”
近来,哪吒汽车的境况,在车圈里可谓是甚嚣尘上。想当年,新能源汽车如日中天,恨不得翌日便将燃油车取而代之。如今呢?某些车企已然在为资金捉襟见肘,愁眉不展。
事情梗概是,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名为合众新能源,与一家供应商埃夫特素有龃龉,更准确地说,是积欠了人家款项。数额几何?四千余万。此番纠葛甚至闹上了公堂,最终在法院的斡旋下,合众新能源允诺分六期偿还埃夫特的设备费用。
首期偿付,必须于今年六月末之前兑现。其后,每月亦需支付约莫八百余万,直至来年岁末方能清偿。倘若任何一期未能如期足额支付,则需连本带息,埃夫特可径行申请强制执行。
诸君或会疑问,为何会身陷囹圄,债台高筑呢?这事儿要溯源至2020年,彼时合众新能源与埃夫特缔结合同,购入了其设备。孰料后来,资金链骤然吃紧,遂拖欠了款项。埃夫特见状,岂能善罢甘休,于2024年11月一纸诉状将合众新能源告上了法庭。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哪吒汽车在过去的一年里,资金链危机从未停歇。今年五月初,甚至因积欠税款而榜上有名,被公之于众。除了埃夫特之外,还有数家供应商亦对哪吒汽车提起诉讼,更有甚者,已然将这笔款项视为坏账,全额计提。
更显窘迫的是,哪吒汽车的App和官网竟也断网了,车主们无从进行远程操控。官方虽辩解为技术故障,然此前已屡次发生类似事件,难免令人猜疑是否“流量欠费”所致。
今年一月份,哪吒汽车于国内仅售出区区110辆。关门歇业、裁员减薪的消息,亦是甚嚣尘上,不绝于耳。其创始人亦坦承,公司的战略与管理体系业已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为求自救,哪吒汽车亦是绞尽脑汁,另辟蹊径。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将七成债权转化为股权,余下的三成则分15期进行无息偿还。同时,亦筹谋进行E轮融资,希冀能募集四五十亿资金,然领投方却要求先行解决既有债务。
故而,此番偿还埃夫特的款项,亦被视作是满足融资条件的“积极信号”。
试问,这哪吒汽车,也算得上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颇有名气的品牌了,怎会沦落至此番田地呢?
鄙人以为,这与前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盲目扩张脱不了干系。彼时,各方势力皆欲入局分羹,岂料产能过剩,竞争亦是空前激烈。
试想,如此之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技术层面大同小异,营销手段亦是如出一辙,消费者凭何独独青睐你家的车辆?
另有一些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血本压低价格,致使整个行业都乌烟瘴气。如此一来,利润空间便被大大压缩,资金链自然也更容易出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部分车企只顾着造车,却忽略了售后服务。车一旦售出便万事大吉,App动辄出现故障,车主体验亦是每况愈下。
犹记得数年前,有位朋友购入了某品牌电动车,结果充电桩却屡屡发生故障,售后服务亦是难以为继,最终追悔莫及,叫苦不迭。
另有一家新能源车企,其承诺的续航里程根本无法企及,车主投诉亦是无门可投,求告无路。
凡此种种,皆损害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哪吒汽车如今开始偿还债务,固然是件好事。然其能否真正摆脱困境,尚需观其能否将产品精益求精,将服务做到极致,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现如今,经营企业实属不易,尤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甚。仅凭空洞的概念炒作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脚踏实地,将产品与服务做到精益求精,方能赢得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阁下以为如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