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估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

说的是广州有个93年出生的小伙子,在东风日产店里卖车,短短两个月时间,一个人就卖出去了118台车,业绩做得非常惊人。

算下来,他经手的这些车总价值超过了1700万,光是公司给他的奖金,就高达15万块。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都挺感慨的,一方面是羡慕这个年轻人的高收入,开玩笑说现在转行去卖车还来不来得及;另一方面,大家也开始琢磨,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一向在新能源领域感觉慢半拍的合资品牌,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个“爆款”呢?

这件事情的主角,就是东风日产推出的一款纯电动车,叫做ARIYA,中文名叫艾睿雅。

这位销售冠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自己谦虚地说是“命好加运好”,碰上了一款好产品,客户都是主动上门来买,感觉自己是“躺赢”。

但实际上,咱们要是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躺赢”的背后,其实是整个销售团队的一场硬仗,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豪赌”。

在艾睿雅这款车正式上市之前,对于所有一线的销售人员来说,心里是没底的。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你想想看,公司告诉你,咱们要上一个全新的电动车,这车关系到咱们品牌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但是,那时候连个实车都摸不着,销售们手里的资料也就是一些图片和参数,信息非常有限。

车子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智能系统反应快不快?

老百姓会不会认这个车?

这些全都是未知数。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培训却一点没放松,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严格。

他们搞了一种“无车演练”,就是对着空气、对着同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怎么介绍这款车,从外观设计到内部配置,再到性能参数,每个细节都得滚瓜烂熟。

等到后来有了展车,演练就更严格了,公司会进行考核,如果通不过,就不让你正式上岗接待客户。

据说那段时间,整个销售团队的压力都特别大,很多人连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在互相提问,模拟销售场景。

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既紧张又期待,就像在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直到这款车正式上市发布,价格和所有配置都公之于众的那一刻,全国各个展厅里守着看直播的销售们才算松了一口气,整个场面据说都沸腾了。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那种感觉,就像是辛苦准备了很久的考试,最后发现题目自己都会做,是一种苦尽甘来的释放。

所以说,销售冠军的成功,固然有个人能力和运气的成分,但更离不开前期这种扎实的准备,以及整个团队对产品成功的共同期盼。

那么,说回到车本身,这款日产艾睿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市场反应这么热烈呢?

这就要说到合资车企这次是真的学聪明了,它们开始认真研究中国消费者的心思了。

过去咱们总觉得合资品牌的电动车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价格不便宜,配置给得又小气,智能化方面更是跟不上国产新势力的步伐。

但艾睿雅这次,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几个关键点。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

虽然它的官方指导价不算特别低,但是经过市场终端的一系列优惠和调整之后,它的实际成交价进入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范围,大概在十几万这个区间。

这个价位,正好是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竞争最激烈、也是普通家庭用户最关注的价格段。

它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卖得非常火的国产品牌车型。

合资品牌能拿出这样的价格诚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号,说明它们愿意放下身段,参与到市场的“肉搏战”中来。

其次,是产品本身很对中国家庭的胃口。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日产车向来有个外号,叫“马路大沙发”,意思就是座椅坐着特别舒服。

艾睿雅把这个传统优点继承了下来,车内空间,尤其是后排,做得相当宽敞,坐垫也厚实柔软,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出行,长途开车或者坐车都不会觉得太累。

这一点对于把车当作“第二个家”的中国用户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除此之外,在续航和智能化这两个电动车的核心指标上,它也补上了短板。

续航里程比较扎实,足够满足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的需求,不会有太大的里程焦虑。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跟上了主流水平,能在高速上分担一部分驾驶压力,车机系统也比以前的合资车好用多了,更符合现在大家被智能手机惯出来的使用习惯。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所以你看,艾睿雅的成功逻辑其实很清晰:它用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一款非常了解中国家庭需求的车。

这台车空间大、坐着舒服、续航和智能化也都不错,再加上日产这个合资品牌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品质保障,对于那些既想要新能源车的体验,又对传统大厂有信任感的消费者来说,它就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从一个个体销售的成功,到一个车型的热销,再到整个品牌新能源销量的提升,比如今年6月份,东风日产的新能源车销量就排到了合资品牌的第一名。

这些现象串联起来,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趋势:那就是像日产、大众、丰田这些传统的合资汽车巨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迷茫和迟缓之后,终于开始清醒过来,并且拿出了真正有力的反击措施。

它们的反攻策略,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彻底的“本土化”,不再固执地把一套全球标准的产品硬塞给中国市场,而是真正开始研究中国消费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把这些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

93年小伙两月卖车118台,狂赚15万奖金,合资车企打响反击战!-有驾

第二是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也就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成熟稳定的供应链。

当它们决定要打价格战的时候,它们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第三是加快反应速度,它们正在努力改变过去那种流程繁琐、决策缓慢的大公司病,学着像中国新势力那样快速迭代产品,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

这一切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这意味着市场上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不管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和看家本领来吸引顾客。

过去那种合资车随便造、不愁卖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强大的国产品牌的崛起和竞争,才逼得这些国际巨头不得不认真对待中国市场,拿出更好的技术、更低的姿态和更实惠的价格。

未来,我们买车时的选择会更多,能买到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好。

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大决战”,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部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