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摩博会结束了,据说现场去了25万人次,场面搞得很大,堪称机车亚文化的大型朝圣现场。官方通稿写得特别好,什么“引领行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积极向善的正能量。
但讲真,你把这些车企大佬聚在一起,他们脑子里想的绝对不是“共创美好未来”,而是“干死友商,独占未来”。
这就不是一场友好交流的茶话会,这是一场大型的、冒着火药味的军火展。每个人都把自家压箱底的、新出炉的、带着实验室热气的“大杀器”拖出来,对着友商的脑门疯狂展示肌肉。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你看那超过50款的首发新车,那不是新车,那是50多种不同型号的战斧导弹,就问你怕不怕?
这次最大的一个“暴论”是什么?是电动化。通稿里说,电动摩托车参展商数量暴涨60%。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它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不装了,摊牌了。当所有人都发现烧油这条路已经被几大仙人卷到飞升无望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另开一个赛道,然后大喊一声“爷不玩了”,转头就去修仙,哦不,是修电。
如果说之前的摩托车市场是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虽然也抢,但好歹还讲点吃相。现在呢?现在是有人直接把桌子掀了,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然后从裤裆里掏出一个电饭煲,说咱们以后改吃电家饭。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春风、宗申、无极这些老牌门派,看着一群新势力带着充电宝就想来重塑乾坤,心里估计早就把“机你太美”骂了一万遍。
什么智能化、网联化,听起来特别高大上,三体人看了都得感叹地球科技发展太快。但这些词汇的本质,就是一种“技术表演”。我作为一个骑过几年破车的中年人,对这玩意儿有点发言权。摩托车的核心是什么?是自由,是风,是那种原始的机械控制感。你给我整一个智能大屏,在我压弯的时候弹个广告,提醒我附近有家9.9的咖啡?你是想让我直接变成一个纪念碑吗?
真正的摩托车智能化,关键不在于谁的屏幕大,谁的芯片算力强。关键在于现实世界的混沌。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官是谁?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山东聊城的老头乐大爷。只要大爷的走位够玄学,只要他躺得够快,你那套L4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就得当场宕机,直接喊爸爸。摩托车也一样,你搞再多智能网联,一个外卖小哥的极限穿插,一个突然开门的网约车,就能把你所有的算法逻辑干回石器时代。这些才是技术的试金石,而不是实验室里那些光鲜亮丽的PPT。所以说,别跟我扯那些花里胡哨的,没用。
但能过,就是能过。
再聊聊品牌,这就更有意思了,纯属玄学范畴。你看展会上那些买哈雷、买杜卡迪、买宝马的,你跟他们聊性价比,他们会用一种看化石的眼神看着你。他们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他们买的是一种信仰,一个部落的图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跟哈雷车主说国产V缸零百加速更快,他只会觉得你吵到了他引擎的呼吸。
这帮人买的其实是一种“金钟罩铁布衫”,一种身份认同的盔甲。你骑个小电驴过去,哪怕你那车是石墨烯电池,零百加速一秒九,在人家眼里,你就是个透明的压缩毛巾,连被鄙视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品牌玄学,不讲道理,但它就是市场经济里最硬的道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过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一下就出来了?
当然,摩博会搞得这么热闹,除了车企们互相比着“发疯”,也确实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摩托车的魅力。主办方联合重庆搞什么城市热力图、特色骑行路线,一把子整活,把一个行业展会硬生生搞成了一个城市级别的嘉年华。这说明官方也开窍了,悟了。他们明白,文化这东西,不是靠几个厂商吆喝就能成的,得让所有人玩起来,嗨起来。让25万份热爱一起奔赴,听着就很燃。
说真的,看着满场的小年轻,我这老腰就有点隐隐作痛,想起了当年骑仿赛一下午,回家三天直不起腰的日子。
所以,这次摩博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心态都爆了。以前是存量竞争,现在是你死我活。以前是技术升级,现在是纬度打击。每个人都想成为那个“雷电法王”,用全新的物种把旧世界的恐龙全部干掉。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最终,谁能赢?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所有人都开始不体面的时候,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因为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你发布会上吹了多少牛逼,也不是你的车有多少所谓的黑科技。而是当一个普通人,攥着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万块钱,在眼花缭乱的“军火”面前,最终会把钱投给谁。
所以,摩托的未来是电吗?是,但也不是。因为真正的未来,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掀桌子的大哥会端出个什么玩意儿。可能是电,也可能是氢能源,甚至可能是烧可乐的,谁知道呢。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操蛋,也最迷人的地方。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