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重庆摩博会上把新款CB500F摆到了台面上,现场气氛瞬间炸裂——有人叫好,也有更多人翻白眼。 争议的焦点很集中:仪表、VTEC消失、车架与后减造型被改得面目全非。
有人直言,这不是老CB的延续,这是换了壳的“新物种”。 仪表成了最大的导火索。 原本许多车迷期盼双桶指针表,一眼就能认出那种街车气质。
结果厂方给了更简洁的方形液晶。 科技感增强了。
复古味儿削弱了。 你喜欢哪个?很多人已经给了答案。
没有了VTEC,又让老粉更不爽。 两个阶段的气门切换曾是情怀的一部分。
可技术发展是双刃剑。 排量从400升到500,电子油门、可选的电子离合和快排并没有上演退步戏码,甚至在现实功用上弥补了VTEC缺席带来的空档。
动力更线性,低扭更充沛。 这一点,数据会说话——排量增加通常能带来更好的低速扭矩。
车架与悬挂也被重写。 旧款是摇篮式配双后枪。
新款改成了双梁+多连杆中置减,前倒置,卡钳升级为辐射安装。 换句话说,操控向赛道友好一侧靠拢。
街头扎实但不再是那种“懒散好上手”的风格。 有人担心震动。
确实,CB650R的发动机振动给过一些用户印象分扣分,这次500会不会重蹈覆辙?只有上路体验能给答案。 把镜头拉远看本田的打法。
它不是小作坊式地听众多声音来拼贴一辆“合众口味”的车。 大厂有自己的路线图。
创新或引领,经常把产品往一个初始设定的目标推。 与张雪等车手工品牌的“粉丝共创”不同,本田更讲工程和平台策略。
对粉丝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 对情怀党来说,接受新设定就像吃一口凉粉——需要时间适应。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产地。 新车由五羊本田生产,这让部分车友担心装配精细度与耐久性。
国产化成本控制会带来怎样的品质变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内少有车型能做到“骑不坏”的口碑。 这里面既有工艺,也有时间考验。
总结一下:如果你是追求经典仪表、两段式VTEC和老派减震手感的人,可能会觉得新CB500F“背叛”了血统。 若你想要更强的中低速表现、更现代的电子化和更激进的底盘,那它可能非常合你胃口。
我的看法是,别急着下结论。 实车试驾和长时间使用反馈,才是最终裁判。
你会为了怀旧放弃更实在的动力和操控吗?欢迎在评论里开撕,但记得文明点。 你更看重情怀还是性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