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铁隔音屏障完工,350公里时速噪音控制迈新步

2025年09月02日,广湛高铁高中立交特大桥段的全封闭式声屏障正式宣告完工。这是广东省首次在时速350公里高铁线上应用的隔音设施,长度约2.5公里,覆盖桥梁近一半区段。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施工由中铁二十五局实施,主要目的是降低列车高速运行产生的噪声,减少对毗邻居民区的干扰。高中立交特大桥全长约5101米,横跨佛山中心城区,屏障从22号墩延伸至82号墩,形成环形隔音结构。

广东高铁隔音屏障完工,350公里时速噪音控制迈新步-有驾

项目采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确保结构密实稳固,隔音效果显著。广湛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具有战略意义。工程全长10.38公里,包含两座大桥,其中隔音段占桥长近半,投入力度可观。高铁速度提升后,噪声问题日益凸显,这种全封闭屏障在高速条件下的成功应用,或许能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从技术层面看,时速350公里运营带来气动噪声和振动挑战,屏障需具备足够结构强度。中铁二十五局现场负责人陆浩指出,邻近居民区是采用该技术的主因,施工中特别注重结构稳定性。个人认为,这种创新不仅解决局部问题,更为全国高铁噪声控制提供了新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与居民生活空间的矛盾将愈发突出,超前规划隔音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广湛高铁通车后,广州至湛江的通行时间将压缩至90分钟,显著改善粤西地区交通条件。据规划文件显示,该线路将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出行效率。但噪声控制常常被忽视,此次项目凸显了环保理念,值得肯定。虽然具体数据有限,但屏障的建成无疑有利于提升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减轻长期噪声污染的影响。

纵观高铁发展历程,不仅是速度的竞赛,更需要兼顾可持续性。广东这一案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平衡运营效率与民生需求。未来,类似工程可能在更多城市推广,特别是高铁线路穿越人口密集区的路段。总体而言,这一举措具有前瞻性,既完善了交通网络,又保障了社区安宁。据承建方透露,项目已通过初步检测,效果达到设计标准,实际运营表现值得持续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