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别克”这个牌子,很多上了点年纪的朋友脑海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一个词——“大别克”。
在二十多年前,这个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它代表着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车子宽敞,座椅就跟家里的单人沙发一样,人往里一坐,那种厚实和舒适感,是当时很多车给不了的。
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开上一辆别克,那绝对是件有面子的事。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大家对车的看法也变了,曾经的优点慢慢地也伴生了一些标签,比如油耗高,形象偏老成等等。
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而来,各种新品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像别克这样的老牌合资车企,似乎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然而,就在大家快要淡忘那个“大别克”的时候,它却以一种谁都没想到方式,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里,这就是别克旗下新推出的高端子品牌至境的首款车型——至境L7。
这台新车,可以说既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大别克”,又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新物种。
首先,它依然对得起那个“大”字。
这台至境L7的车身长度超过了5米,达到了5032毫米,轴距也足足有3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它的尺寸,已经和我们熟知的宝马5系、奔驰E级这些豪华行政级轿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了。
这样的尺寸保证了车内空间的绝对宽敞,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客都能获得非常舒展的乘坐姿势,这一点完美继承了“大别克”的优良传统。
坐进车里,那种熟悉的宽大、舒适的感觉扑面而来,尤其是高配版本的后排,简直就像是移动的贵宾休息室,座椅不仅用料讲究,还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长途旅行的疲劳感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这正是别克最懂中国消费者的地方之一,中国人买车,对后排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
然而,如果仅仅是尺寸大、座椅舒服,那还不足以让人感到惊奇。
至境L7最大的颠覆,在于它的“心脏”——动力系统。
它没有选择随大流去做纯电动车,也没有沿用老旧的混合动力技术,而是采用了一套目前在国内非常受欢迎的增程式动力方案。
可能有些朋友对“增程”还不太了解,简单来说,就是车上既有电池和电动机,也有一台汽油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主要任务是像一个“充电宝”一样,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发电,为电动机提供能量。
真正负责让车跑起来的,始终是那台电动机。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它解决了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里程焦虑。
至境L7搭载了一块容量不小的电池,纯靠电能就能跑302公里,这个续航里程对于绝大多数人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完全可以当做一台纯电车来用,使用成本非常低。
而当你需要出远门,比如节假日回老家或者自驾游,汽油发动机这个“充电宝”就开始工作了,加满油、充满电的情况下,它的综合续航里程能超过1400公里,让你彻底告别在高速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的烦恼。
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在性能和油耗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
驱动这台两吨多重大家伙的电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252千瓦,也就是343马力,这使得它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9秒,这个动力水平,已经足以媲美过去那些搭载3.0T六缸发动机的性能车了。
一脚油门下去,那种安静、平顺而又迅猛的提速感,是传统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同时,很多人担心的增程车在电池没电时的表现,别克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官方宣称,无论电池是满电还是亏电,车辆的加速性能差异微乎其微,这就避免了“有电是龙,没电是虫”的尴尬。
而在油耗方面,它也彻底撕掉了“油老虎”的旧标签。
在电池电量低、完全依靠发动机发电行驶的状态下,它的百公里油耗仅为5.89升。
对于一台超过5米长的大车来说,这个油耗数据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真正做到了既有强劲动力,又有经济实惠的用车成本。
除了动力系统的革新,至境L7在科技感和智能化方面也下了大功夫。
坐进车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控台上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整个内饰设计非常简洁,充满了科技感。
这块屏幕背后,是一颗算力强大的高通8775芯片,这保证了车机系统的操作极为流畅,反应迅速,不会出现卡顿。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它也紧跟潮流,不仅配备了激光雷达这样的顶级硬件,还与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未来可以实现更高阶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为驾驶员分担压力。
可以说,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至境L7都用上了当前主流甚至领先的技术和配置,彻底摆脱了过去合资品牌在智能化方面反应慢半拍的印象。
它的外观设计也同样大胆前卫,“L”型的车灯非常有辨识度,流线型的车身和溜背式的车顶设计,让这台大车看起来一点也不笨重,反而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
可以说,这台车从里到外,都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它在努力告诉所有人,那个我们熟悉的“大别克”,已经完成了面向新时代的彻底进化。
它保留了空间和舒适的核心优势,同时用最前沿的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配置,补齐了过去的短板,甚至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超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