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

"大娘,您这汉服配运动鞋,妥妥的混搭风啊!"导游小王举着喇叭打趣道。洛邑古城门口,七十多岁的张奶奶正扯着绣花裙摆摆造型,脚上那双荧光绿运动鞋格外扎眼。她孙女举着手机边拍边乐:"俺奶说了,穿汉服得配舒服鞋,逛一天都不累!"

这场景把刚从日照来的老李看傻了眼。他跟着"铁腚大巴"旅游团刚到洛阳,满脑子还是"十三朝古都"的严肃印象。没想到迎面撞见个穿唐装啃烤面筋的大爷,路边卖牡丹饼的老板娘头顶着抖音直播补光灯,这哪像历史名城,活脱脱就是个大型穿越拍摄现场。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牛肉汤摊前冒着热气,老板老马舀汤的功夫嘴也不闲着:"恁是山东来的?俺这汤底秘方传了三代,配上现烙的饼,管饱!"老李捧着海碗蹲在马路牙子上喝汤,抬头看见对面电子屏正播放洛阳轴承厂的宣传片。穿工装的小伙子指着个金属零件说:"这玩意儿能给火箭用",惊得他差点把汤洒汉服上。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汉服体验店里,九零后店主小赵正给游客梳发髻。"最早就我一家店,现在整条街都是。"她麻利地插着发簪,"去年牡丹节,有个北京来的姑娘租了套武则天戏服,在应天门拍了组大片,抖音点赞破百万。"墙上贴着价目表,最贵的龙袍套装租金888,老李咂舌:"比俺们日照出海捕鱼还贵!"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下午参观轴承厂时,老李这个老钳工来了精神。车间主任指着条自动化生产线介绍:"这条线去年刚投产,顶得上五十个老师傅。"玻璃柜里陈列着从1954年第一套轴承到现在的航天级产品,老李盯着那个泛着冷光的金属圈嘀咕:"这玩意儿要是装俺们日照造的卡车上..."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夜幕降临,应天门灯光秀开场。激光在古城墙上打出《洛神赋》的诗句,穿汉服的小年轻和跳广场舞的大妈共享一片广场。导游小王掏出小喇叭:"各位老铁,知道为啥咱首站选洛阳不?"他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科技园区,"这地方去年GDP破五千亿,搞旅游的挣了钱转头就去搞机器人,这叫古今两开花!"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回酒店的大巴上,老李翻着手机里拍的照片。白天的汉服奶奶和轴承车间的机械臂同框出现,违和又和谐。邻座的小年轻正跟朋友视频:"赶紧报名下期团!这儿连卖冰棍的都穿汉服,绝了!"老李突然想起日照渔港那些闲置的老厂房,心里盘算着回去得跟村支书说道说道。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第二天清晨,老李在酒店门口撞见个意想不到的身影——牛肉汤老板老马穿着汉服在遛狗。见老李盯着他看,老马咧嘴一笑:"今儿个闺女相亲,非得让俺穿这身当背景板。"他掏出手机,"加个微信呗,下回去日照,俺也想尝尝恁们的海鲜!"

“铁腚大巴”甘南首站:洛阳的汉唐风华与科创未来-有驾

退房时前台姑娘塞给每人一盒牡丹饼:"咱洛阳人实在,买一送一!"老李看着包装盒上印着的"网红爆款"四个字,突然乐了。这趟旅行算是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要想火,得先让老百姓觉得好玩。就像那碗牛肉汤,守着老味道还得会玩新花样,才能让人惦记着再来。

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