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在高速增长中迎来格局剧变:宁德时代市占率18个月来首次跌破40%,比亚迪凭借磷酸铁锂(铁锂)优势强势逼近,中创新航则因技术路线单一陷入增长瓶颈。与此同时,储能赛道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竞争新焦点。
宁德时代“铁王座”松动:三元电池拖累增长
作为行业龙头,宁德时代4月装车量达21.2 GWh,仍居榜首,但市占率环比下滑2.94个百分点至39.44%,创2023年11月以来新低。其核心问题在于三元电池需求萎缩——尽管三元电池市占率仍高达72.06%,但该领域市场规模同比下降6.3%,仅贡献企业总装车量的三成。反观磷酸铁锂领域,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市占率差距从年初的10.12%缩至1.32%(32.94% vs 31.62%),垂直整合模式优势渐显的比亚迪正加速瓦解其“铁王座”。
比亚迪逆袭:垂直整合+铁锂突围
比亚迪4月装车量14.17 GWh,市占率环比提升1.83个百分点至26.35%,与宁德时代的整体差距缩小至13.09%,创近18个月最低。其成功得益于两大策略:
- 铁锂技术闭环:装车量几乎全部来自磷酸铁锂电池,契合市场对低成本、高安全电池的需求。
- 新能源汽车销量拉动: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自产电池装机需求持续释放。
中创新航承压:三元路线成隐患
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虽以7.02%市占率保持前三,但磷酸铁锂占比82.8%的市场趋势下,其三元电池“偏科”问题凸显。4月装车量3.78 GWh,与国轩高科的差距从3.51个百分点缩至1.17个百分点。若无法快速调整技术路线,其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流失。
储能赛道爆发:国轩高科逆袭海外
4月“其他电池”(主要为储能)销量同比增长75.5%,推动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增速远超行业均值。国轩高科以3.14 GWh装车量首超亿纬锂能,市占率5.85%,其海外布局成效显著:
- 储能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同比增108.2%,储能业务成新增长极。
- 全球化产能落地:摩洛哥、德国基地投产,海外收入占比从“二八开”优化至“三七开”。
行业变局:技术、全球化与多维竞争
- 技术路线分化:磷酸铁锂累计装车占比81.4%,三元电池持续萎缩(同比降15.9%)。
- 头部集中度下降: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市占率从70.7%降至67.1%,二线厂商加速分化。
- 储能成新战场:储能电池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拓展非车用场景,如欣旺达移动储能车、国轩高科20MWh储能系统。
- 海外博弈加剧:宁德时代出口增速53.6%被国轩高科555.2%碾压,后者在巴西、东南亚快速扩张。
宁德时代的暂时失速警示行业:单一技术路线风险加剧,而比亚迪的崛起验证了垂直整合与市场需求协同的重要性。随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临近产业化,叠加欧盟碳关税、美国IRA法案等外部挑战,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将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全球化+生态”的多维博弈。未来,谁能平衡创新与成本,谁就能在万亿市场中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