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立足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持续升级道路旅客运输体系,以“定制化、普惠化、特色化”为方向,精心打造定制运输、城际公交、旅游运输三大服务矩阵,织密了城乡出行的“幸福网”,用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让“说走就走”的幸福感走进千家万户。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鼓励客运企业打破传统运营模式
推出班车客运“菜单式”定制服务
运营车辆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接送、定点接送、短途驳载等一种或者多种模式接送旅客,为乘客提供便捷、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精准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推动形成出家门就上车门、出车门就进家门的“门到门”服务模式,解决了农村地区、偏远社区群众的出行痛点,让老人就医、学生返校、务工人员通勤不再受限于固定班线。
目前,全市已发展客运定制线路59条,投入车辆220辆,累计为100万余人次提供定制化服务。
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重点对150公里左右的省、市、县际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以“高品质、低票价、广覆盖、高频次”为核心,重构城际出行网络。
改造后的班车统一换上“公交脸”,车内配备冷暖空调,发车间隔缩短至30分钟一班,而票价普遍下调30%以上,真正实现“花小钱、坐好车”。
目前,已完成毕节至镇雄、贵阳、六盘水,威宁至宣威、贵阳、昆明,七星关区至黔西、赫章,纳雍至六盘水,织金至黔西等10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累计运输40万余人次,为乘客节约成本600万余元,一张覆盖周边主要城市的“1小时通勤圈”正加速形成。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通过新增旅游包车企业,扩充旅游客运车辆,投入28辆9座客车开展“小车小团”旅游客运业务,加密通往4A级及以上景区的班线和公交,延伸客运班线途径地点。
目前,全市覆盖4A级及以上景区的客运班线20条、公交线路10条,4A级及以上景区公共交通覆盖率达95%以上。2025年百里杜鹃景区花季期间,开通“一场三站”直达景区直通车,精准调配运力,投入客车28辆,点对点运输旅客直达景区,共运输旅客1.96万人次,让游客一出交通枢纽就能直奔花海,尽情享受“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
编 辑|张惟一
编 审|张丽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