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芯片之战升级:7nm车规级芯片量产,这次国产要逆袭?
兄弟们,这波稳了吗?
国产车规级芯片突然扔了个“王炸”——芯擎科技的7纳米SoC芯片“龍鷹一号”正式量产上车!吉利、一汽等品牌新车即将搭载,号称车内能流畅玩《王者荣耀》、唱K,甚至支持“舱泊一体”的自动驾驶辅助。
这波操作,属实把“智能座舱”卷出了新高度。
---
外观与设计:芯片虽小,野心极大
虽然芯片本身藏在车里看不见,但“龍鷹一号”这名字就透着文化自信——龍+鷹,传统文化图腾叠buff,既想彰显力量与速度,又暗示现代科技的硬核。
不过话说回来,名字再酷炫也得看疗效。
88亿个晶体管塞进80平方毫米的芯片,87层堆叠工艺,这密度堪比北京五环早高峰的交通网。
“这波,国产芯片赢麻了!”
---
性能与硬件:算力够打王者,还能帮你倒车?
参数党看过来:8TOPS算力(每秒8万亿次操作),支持APA自动泊车、DMS驾驶员监测,甚至能同时处理仪表盘、中控大屏、车载游戏和K歌系统。
简单来说,“一边团战一边倒车入库,副驾还能开个演唱会”的魔幻场景可能要成真了。
不过,隔壁特斯拉的HW4.0芯片算力直奔72TOPS,芯擎的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256TOPS,年底流片)才是真正的大招。
“库克看了直呼内行?” 毕竟苹果造车还在PPT阶段,国产芯片已经上车了!
---
系统与生态:吉利“全家桶”来了
吉利这波布局够狠:自研7nm座舱芯片+5nm自动驾驶芯片(2024年)+碳化硅功率芯片(2023年量产),再配上5000座换电站和低轨卫星导航,“从芯片到换电站,就差自己挖矿炼硅了”。
系统层面,吉利计划每个季度OTA升级,号称“常用常新”,但实际体验能否摆脱安卓车机的卡顿传统?还得等实车测试。
---
价格与性价比:车企省成本,用户赚体验?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打破海外垄断(高通8155芯片瑟瑟发抖),车企采购成本下降,用户可能以更低价格买到智能座舱。
不过,吉利新车价格还没公布,“这价格,属实有点‘刀法精准’”——参考极氪001的套路,大概率走高端路线,但性价比肯定比进口芯片方案香。
---
总结:国产芯片的“真香警告”?
亮点:7nm工艺追平国际、多任务处理流畅、本土供应链自主可控。
槽点:实际装车体验待验证,生态整合难度高,高阶自动驾驶芯片仍需时间。
学姐锐评:如果明年你能在车里用中控屏五杀,还能让车自己找车位,这芯片就算成了!“雷军:这剧本我熟?”
---
互动话题:国产7nm芯片上车,你会因为一块芯片选择吉利新车,还是继续等特斯拉降价?评论区聊聊!
(P.S. 开黑缺队友的,建议直接买同款车组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