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财报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

新能源车企财报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有驾

2025年第一季度已落下帷幕,各大新能源车企的财报相继公布。从数据来看,行业分化加剧:比亚迪继续领跑,长安逆势增长,而部分车企则陷入转型阵痛或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与此同时,技术路线之争仍在持续,纯电、混动、增程各有所长,市场格局的演变值得深思。

头部车企高歌猛进,比亚迪再创纪录

比亚迪再次成为行业焦点,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大涨100.38%。其销量突破100万辆,同比增长60%,全年550万辆目标的完成率已达18.2%。比亚迪的成功得益于垂直整合优势,以及在高端化与全球化上的持续发力。

长安汽车同样表现亮眼,扣非净利润显著增长,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赛力斯(原华为问界合作方)延续了2024年的高增长态势,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翻倍,问界M9、新M7等车型的热销功不可没。

分化加剧:长城承压,广汽、北汽遇挑战

并非所有车企都顺风顺水。长城汽车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尽管其“生态出海”策略为坦克品牌带来增长,但新能源渗透率不足30%的问题依然突出。广汽集团则因转型阵痛出现由盈转亏,北汽蓝谷虽营收增长,但毛利率仍为负数,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新势力:理想盈利但增速放缓,蔚来、小鹏减亏

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仍是唯一盈利的车企,但净利润同比下滑47.4%,主要受销售成本增加影响。蔚来和小鹏则通过成本控制与产品调整实现减亏,蔚来二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2.2%,小鹏的减亏幅度近半。不过,蔚来仍是亏损最多的新势力,补能业务与子品牌布局仍需时间验证。

技术路线之争:纯电增速放缓,混动异军突起

2024年以来,纯电市场增速放缓(15%),而插混同比增长85.2%,增程路线成为最大赢家。小米SU7的爆火(首年交付13.5万辆)证明纯电仍有潜力,但高合、极越等品牌因定位过高或创新过度而折戟。与此同时,小鹏、极氪等原纯电车企纷纷布局增程,理想则反向切入纯电,技术路线的多元化成为趋势。

展望:竞争白热化,谁将笑到最后?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比亚迪、赛力斯等头部车企凭借规模与技术优势占据先机,而转型缓慢或定位失误的车企则面临更大压力。2025年,补能基建、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决胜关键,唯有综合实力强劲者方能在这场“内卷”中突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