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聊的人挺多,就是关于大众汽车的。

咱们平时说起大众,想到的都是捷达、桑塔纳、帕萨特、迈腾这些满大街跑的家用车,感觉特别亲切,价格也实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众其实也有过“当大哥”的梦想,也造过很贵的豪华车。

现在传出来的消息是,大众旗下最顶级、最贵的SUV,叫途锐的,准备要停产了。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不光是它,还有一款叫ID.5的纯电动车,也要跟着一起退出舞台。

这事儿听着就挺让人好奇的,好端端的,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大众自己不想玩了,还是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它们了?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里里外外给捋清楚。

先说说途锐这台车。

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大众。

在二十多年前,大众的老板心里憋着一股劲,觉得凭什么我们只能造老百姓开的车,我们也要造能和奔驰宝马掰手腕的豪车。

于是,他们就搞出了两款重量级产品,一款是轿车辉腾,另一款就是咱们今天说的SUV途锐。

辉腾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就是那台“不怕奔驰和路虎,就怕大众带字母”的段子主角,因为长得太像帕萨特,最后没卖好就停产了。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但途le锐不一样,它在当年可是实打实的成功过。

这台车厉害在哪呢?

它跟保时捷的卡宴、奥迪的Q7,其实是“亲兄弟”,都是在一个平台上造出来的,很多技术和零件都是通用的。

你想想,花大众的钱,买到保时捷的技术底子,这在当年是多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第一代途锐那是真的猛,能装下十二缸的发动机,动力强到能拉着一架大飞机跑,越野能力也是顶级的,去沙漠、爬山坡都不在话下。

那时候,开途锐的人,都被看作是真正懂车、而且为人低调的有钱人,因为它外表看着就是个大众,但内在的实力非常惊人。

可是,时代变得太快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大家买车的需求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买个SUV,可能还真想着哪天能去野外撒个欢,所以很看重越不野。

现在呢?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绝大部分人买SUV,主要就是在城里开,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去个郊区,图的就是空间大、视野好、坐着舒服。

途锐那一身硬核的越野本领,在天天堵车的城市环路上,根本就没机会施展。

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套顶级的登山装备,结果天天穿着它去逛超市,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更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那个大众的标志上。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大众就是一个平民品牌,是可靠、耐用的代名词,但跟“豪华”两个字始终有点距离。

当你手里攥着七八十万准备买车的时候,你的选择会非常多,奔驰、宝马、奥迪的同级别车型都能买到。

开出去,别人一看车标,就知道这是豪车,面子上也好看。

但你花同样的钱,买了一台大众途锐,可能还得跟不懂车的朋友解释半天:“我这车可不便宜,跟卡宴一个平台的!”这种感觉,就挺尴尬的。

品牌形象撑不起高昂的售价,这是途锐一直以来的心病。

咱们看看数据就更明白了。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途锐在欧洲卖得越来越差,跟巅峰时期没法比。

在中国市场,情况也一样。

就算现在去店里买,优惠个十几万都是常事,但销量还是上不去,连自家兄弟奥迪Q7的一半都卖不到。

这就说明,不是车不好,而是市场不认可这个价格的“大众”了。

所以,大众现在决定停产途锐,虽然让很多喜欢它的老车迷觉得很可惜,但从生意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决定。

与其在一个不赚钱、又提升不了品牌形象的车型上继续耗费精力,不如把资源集中到更有前景的地方去。

这就像是为大众的燃油车豪华梦,画上了一个句号。

说完了途_锐,再来看看那个一起被“淘汰”的ID.5。

这台车的故事,就更能反映出大众在向电动车转型过程中的迷茫和试错了。

ID.5是台纯电动车,简单理解,它就是大众ID.4的“美颜版”或者叫“轿跑版”。

设计师把它的车顶线条做得特别流畅,有个大溜背,看起来比ID.4要年轻、运动不少。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大众的想法是,用这种个性的设计来吸引年轻消费者。

这个想法本身没问题,但他们似乎没太搞懂,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家庭,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动车。

最大的问题就出在那个为了好看而设计的溜背上。

这个造型是帅,但代价是牺牲了后排的头部空间。

你坐到后排,会感觉头顶上有点压抑。

这在中国市场可是个硬伤。

中国人买车,家庭观念很重,经常要带着父母孩子一起出门,后排空间宽不宽敞,坐着舒不舒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

你为了自己看着帅,让家里人坐得憋屈,这买卖很多人是不干的。

所以,这种偏向个人化、牺牲实用性的设计,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选择。

另外,ID.5面对的竞争环境也太激烈了。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在电动车这个赛道上,特斯拉的Model Y就像个巨无霸,销量和品牌影响力都摆在那儿。

更可怕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像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它们太懂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了。

大屏幕、智能语音助手、高级的辅助驾驶功能,这些都成了标配。

有的车里甚至给你装上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把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

相比之下,大众的ID.5就显得有些平淡了,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跟这些新势力对手比起来,明显差了一口气。

既没有价格上的优势,也没有技术上的亮点,自然就很难打动消费者。

所以,大众果断地把ID.5停掉,其实是一次及时的止损。

这说明他们也意识到了,在电动车时代,光靠传统的造车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得真正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才能造出受欢迎的产品。

那么,砍掉了途锐和ID.5这两款车,大众是不是就要走下坡路了?

大众官宣,途锐即将停产,ID.5也将淘汰-有驾

恰恰相反,这可能才是大众真正下定决心、准备轻装上阵的开始。

这个曾经的汽车帝国,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向中国企业学习。

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大众集团花了差不多50亿人民币,入股了我们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

这笔投资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只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态度的转变。

它意味着大众承认,在智能电动车这个新领域,自己在软件、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落后了,需要向中国企业“拜师学艺”。

大众的强项在于上百年的造车经验,车身、底盘这些硬件功夫非常扎实,车开起来稳重、安全。

而小鹏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强项在于软件和智能化,他们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

大众跟小鹏合作,就是想把两家的优点结合起来。

未来,大众要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很可能就会用上小鹏的技术。

比如,大家都在猜测,未来接替途锐旗舰位置的,可能是一款叫ID.8的全新大型纯电SUV。

这台车,将不再是德国人设计好、再拿到中国来卖的产物,而是从一开始就深度融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和中国企业的技术,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新车。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虚心求教”的姿态,恰恰说明了大众这个庞大的企业,正在努力地调整方向,去适应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革,而中国,正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了这场变革中越来越重要的引领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