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补完胎,维修师傅问:“要做动平衡吗?”
你心里犯嘀咕:
•“不就是补个胎吗?按原来位置装回去不就行了?”
•“上次没做也没事,这次应该也不用吧?”
•“动平衡是不是修理厂想多收钱?”
别急!今天我就把“补胎和动平衡”那点事一次说透,让你明白这钱到底该不该花!
一、为什么补胎后要做动平衡?
补胎后建议做动平衡,尤其是轮胎从轮毂上拆装过的情况。如果只是简单贴片修补且轮胎未完全脱离轮毂(如蘑菇钉补胎未动配重块),可暂时不做,但跑高速前最好检查。
轮胎和轮毂在制造时并非绝对均匀,出厂时会通过贴配重块实现动态平衡。补胎时若轮胎脱离轮毂,或原有配重块被碰掉,原有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
不做动平衡的后果:
1.方向盘抖动:车速80km/h以上时,不平衡的轮胎会产生离心力,通过转向系统传递到方向盘。
2.轮胎偏磨:长期不平衡会导致轮胎接地压力不均,出现锯齿状磨损,缩短轮胎寿命。
3.悬挂部件损伤:振动会加速轴承、减震器等部件的老化。
二、“按原印迹装回”能省掉动平衡吗?
有些师傅会说:“轮胎拆装时做了标记,按原位置装回去就不用做平衡。”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原因有三:
1.配重块可能脱落:拆装过程中,轮毂边缘的配重块容易被撬掉,即使轮胎装回原位,平衡已被破坏。
2.修补材料影响平衡:补胎贴片、蘑菇钉会增加局部重量(尤其大尺寸补片),可能打破原有平衡。
3.旧平衡本就不精准:轮胎使用后可能有磨损、变形,原有的动平衡状态未必适合当前条件。
三、为什么有的车不做动平衡也不抖?
确实有车主补胎后没做动平衡,跑高速也没问题,但这属于“幸存者偏差”,具体原因包括:
1.轮胎本身平衡性好:低扁平比轮胎(如55系列以下)或高性能轮胎制造精度高,轻微不平衡不易察觉。
2.低速行驶需求:长期在城市道路行驶(车速<60km/h),不平衡的影响不明显。
3.误差在容忍范围内:若不平衡量<5g(约一枚硬币重量),短时间可能无感,但长期仍会加剧磨损。
四、老司机建议:动平衡是“预防性项目”
动平衡的成本通常20-50元/轮,远低于因振动导致的维修费用。以下情况必须做:
- 补胎时轮胎完全脱离轮毂;
- 高速行驶时原有抖动问题;
- 发现轮毂边缘配重块缺失。
省心小技巧:
要求补胎店用“动态平衡机”(非静态平衡),并确认最终误差<5g。如果师傅说“没必要做”,直接换一家专业的!
结语:
动平衡不是“智商税”,而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养护动作。动平衡这件事,表面看是轮胎的事,实际上是你行车安全的事。养车最怕什么?不是不懂,而是明明知道却抱着侥幸心理。关注老司机,养车少走弯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