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的赛力斯(9927.HK),一记响亮的敲钟不仅敲出了中国豪华新能源车企的国际梦想,更敲出了全球市场的震撼波动。作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赛力斯此次募资净额高达140.16亿港元,创下中国车企上市至今的多个“规模之最”。一时间,这位“科技股新贵”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话题,而赛力斯的招股成绩单,更像是一份“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宣言。
这家公司究竟凭什么火?从市场表现来看,其火爆程度可谓“顶流级别”:香港公开招股发行超额认购高达133倍,融资认购总额突破1700亿港元,更吸引了包括广发基金、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在内的22家基石投资者。不少人得知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冲上头阵,认购金额高达21.76亿港元时,纷纷感慨:家乡企业出手就是“豪横”!但这笔投资可不仅仅是“豪横”了事,更代表着西部产业基金勇敢踏上全球舞台的开局之举。
说到爬上的“美好梯子”,赛力斯还要感谢一个关键合作伙伴——华为。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问界”品牌,立足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用一场“智慧重塑豪华”的操作彻底刷新了大众对传统电动车的认知。你以为新能源只是在环保功能上比燃油车更优?问界直接给出答案:不止节能,更科技奢华。像问界M9这款热销车型,截至目前已交付超过25万辆,这可不仅仅是销量数据,更是市场对“联合品牌力”的狠狠一次点赞!
当然,赛力斯能从一家传统车企逆袭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头部玩家,不仅靠合作“攀亲戚”,自身硬实力也经得起推敲。从财报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已突破1105.34亿元,净利润高达53.12亿元,同比上涨31.56%。如果你还纠结“做电动车赚不赚钱”,看看赛力斯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它不仅赚,还赚得明明白白,赚得全市场都想分一杯羹。
此外,赛力斯还展现了对全球化的野心。今年相继打入欧洲、中东、美洲乃至非洲市场,初步覆盖多个关键和区域。以欧洲市场为例,其已成功布局欧洲经济强国如德国和英国,这些不仅是传统工业的发达地,更是一扇通向国际市场的窗口。国内与欧洲市场的一次次握手,背后传递的是“中国技术输出”的硬实力。
不过,大家最关心的仍是钱花在哪儿。对此,赛力斯给出清晰分配方案:募资所得约70%投入研发,20%布局全球化营销及充电网络。这对力推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打造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有人吐槽:难怪赛力斯高端智能电动车的研发投入这么豪气,随手一看,这可就是买得起欧洲奢侈品的预算。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赛力斯此番香港IPO的成功并不仅是企业单一的胜利。它更是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趁着全球绿色能源的大势,这类企业不仅需要助力,更需要认真的技术、扎实的管理和对全球市场的战略眼光。未来的赛道上,比起速度,我们其实更想看到“中国智造”如何持续赢得国际的尊重。
那么问题来了,赛力斯的对手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场较量的深远影响?而我们,是否能从这样一家公司身上,看清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从区域化到全球化的跳跃?下一步,中国制造的“问界”会迈向何方?答案或许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最终明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