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倍车重压力!9个安全气囊!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
这是一台能把潜艇级车身和城市高阶智驾同时塞进B级车里的家伙——一汽奥迪A5L。你说它是个传统豪华油车?可它偏偏装上了2颗激光雷达和华为的智能大脑;你说它是新势力?它又执着于quattro的机械魅力和“形式追随功能”的德系设计哲学。当53年的运动基因遇上中国市场的智能需求,这台加长77mm的A5L,到底想干票大的?
设计:黄金比例不是玄学,是视觉控制学
第一眼看到A5L,我差点以为这是台C级车。4908mm的车身长度,2969mm的轴距,专为中国市场加长的77mm轴距,按理说容易显笨重,但设计师Jakob Hirzel团队用线条“骗”过了我的眼睛。你看那0.618长宽比、0.604轴长比,这不就是数学界的“黄金比例”吗?视觉上既不头重脚轻,也不拖沓臃肿,反而有种“刚跑完赛道就来接孩子的奶爸”的优雅与力量感。
最让我上头的是门把手——“机电双保险”设计。什么意思?碰撞后3秒内,哪怕电路断了,你一拉,机械结构照样开门。这不是炫技,是保命。试想一下,万一出事,等救援不如自己能快速脱困。奥迪是汽车史上首个做整车翻滚试验的品牌,这份对安全的偏执,从设计源头就开始了。
内饰:豪华不是堆料,是“云感”体验
坐进车里,第一个反应是:这座椅,真像云。“云感座椅”在靠背到大腿的17个关键点提供支撑,前排还有60mm可调腿托和9种按摩模式。我试驾了120公里高速+城区,腰没酸,背没僵,连副驾的老爸都说:“比我家沙发还舒服。”
科技感也没落下。“流影幻幕数字舞台”三块屏——11.9英寸仪表、14.5英寸中控、10.9英寸副驾屏,信息分层清晰,不杂乱。尤其那个13.1英寸浮影W-HUD,图像区域比老款大85%,导航箭头直接“贴”在路面上,就像玩游戏开了AR模式,再也不用低头看中控。
最贴心的是本土化细节:语音助手支持“可见即可说”、连续多指令,我说“打开爱奇艺,调到喜剧频道”,它秒执行。高德导航深度整合,连红绿灯倒计时都显示。这不是德系车“硬刚”中国市场的结果,而是真正低头听用户说话了。
智能化:燃油车也能“高阶智驾”?
说到这儿,各位车友可能会问:燃油车搞智驾,是不是凑热闹?
我试过之后,真香了。A5L是国内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豪华燃油车,全车有2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了一个“天网系统”。我在深圳晚高峰实测城市NCA,变道果断、跟车平稳,遇到加塞能提前预判减速,甚至能自动绕开违停的电动车。
激光雷达不是突兀地“顶”在车顶,而是嵌入式布局,还有恒温自清洁系统。下雨天、泥泞路,它自己加热+喷水清理,保证“眼睛”不花。这细节,新势力都未必做得到。
有人质疑:燃油车电池小,撑得起这么多传感器吗?
奥迪用PPC平台解决了供电问题,而且智驾系统独立供电管理,不影响启动。我连续开了2小时智驾,油耗没明显飙升,电瓶也没报警。
安全:硬核到能当“移动堡垒”
安全这事,我从来不马虎。A5L的潜艇级笼式车身能承受6.04倍车重压力——按整备质量1.8吨算,能扛住10.8吨!行业标准一般是3倍,它直接超了1倍多。这哪是车?简直是移动堡垒。
9个安全气囊,前后排关键部位全覆盖。我特别注意了那个“一拉两用”门把手,模拟碰撞后测试,确实一拉就开,不卡滞。还有“软鼻锥”设计,撞到行人时前保险杠会“软”着陆,降低伤害。这不是冷冰冰的配置表,是奥迪对生命的尊重。
光域美学OLED尾灯还能玩“社交”——比如刹车时动态扩散光效,提醒后车;未来还能通过car-to-x车联网,预警前方事故。车不光保护自己人,还能提醒别人,这格局,我服。
驾控:德系底盘+中国路况=刚刚好
开过A4L的朋友都知道,quattro四驱+五连杆是“德系稳”的代名词。A5L这次用的是前后轻质五连杆悬架,还专门针对中国路况调校。我特意找了段坑洼路,车身不松散,滤震干脆,没有“船感”。
奥迪渐进式可变转向比系统,低速时方向盘轻,掉头一把过;高速时变沉稳,变道不发飘。quattro智能四驱毫秒级分配扭矩,雨天过弯,动力稳稳输出,没打滑。
高性能版还比标准版低20mm,过弯极限更高。我朋友试驾后说:“这车开起来不像加长的,倒像一台GT。”
竞品对比:A5L vs 宝马3系 vs 奔驰C级
我们拉三台车对比:
项目 一汽奥迪A5L 宝马3系长轴 奔驰C级
轴距 2969mm 2961mm 2954mm
智能驾驶 华为乾崑智驾(L2+) L2辅助驾驶 L2辅助驾驶
座椅舒适性 云感座椅+9种按摩 运动座椅 豪华座椅
安全车身 6.04倍车重承压 暂无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本土化智能 华为+高德+爱奇艺 CarPlay MBUX
结论:
要操控?3系仍是标杆,但A5L差距极小,且更舒适。
要豪华氛围?C级内饰美,但A5L的科技感和语音交互更实用。
要智能+安全+舒适全都要?A5L是目前唯一能“三赢”的燃油B级车。
用户声音:身边人怎么说?
我同事老李,二胎奶爸,看完配置单说:“后排空间和座椅按摩,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
另一朋友小王,科技控,试完智驾后感叹:“原来燃油车也能这么聪明,再也不用羡慕新势力了。”
还有人问:“这车是不是太‘卷’了?传统豪华车也得拼智能了?”
我想说:卷,是好事。消费者得利,行业进步。以前豪华车靠标,现在得靠真本事。
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智能化,是突围还是过渡?
A5L的出现,其实抛出一个问题:在电动化大潮下,燃油车靠智能化还能走多远?
我认为,它不是过渡,而是“守正出奇”。守住燃油车的驾驶质感、续航自由、补能便利,再用智能化补齐短板。尤其对那些不想“充电焦虑”、又想要智能体验的用户,A5L提供了第三条路。
未来,车联网、AI驾驶、个性化交互会成为标配。谁先听懂中国用户,谁就赢得市场。奥迪这次牵手华为,不是妥协,是觉醒。
最后聊聊:你会为“智能燃油车”买单吗?
A5L让我看到一种可能:豪华不等于守旧,传统也能颠覆。它没有抛弃quattro的灵魂,也没有拒绝华为的智慧。它在加长的轴距里,装下了中国用户的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车友,如果你预算充足,你会选择一台智能化的燃油车,还是一台纯电新势力?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了A5L的实拍视频花絮,回头分享给大家。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